-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物中毒事 件演练剧本 教学教案.ppt
* 食物中毒事件演练(桌面推演) 事件报告 2008年2月4日17:00,W县疾病控制中心接卫生局值班电话称县人民医院报告,本县K镇H村在一次家庭生日聚餐中出现20人左右的食物中毒病例。 问题一: 如果您是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到上述报告后将如何处理? 初步核实 因家中生日聚餐后共14人出现头晕、眼花、口干、恶心、呕吐、腹胀、四肢麻木、腿无力等症状,病例分别送往K镇医院和J医学院附属医院,高度怀疑食物中毒。领导要求成立调查组立即赶赴现场调查。 问题二: 调查组应多少人? 三:应带什么物资设备赶赴现场? 四: 赶赴现场如何开展调查? 2月4日晚上现场调查 2月4日中午,W县K镇H村村民陈XX全家及亲属共计18人,在陈XX家生日聚餐,食谱为:白酒、豆芽、炸肉丝、炸鱼、炒辣椒、炸鸡丸子。 食后20分钟~1小时左右,14人陆续出现头晕、眼花、口干、恶心、呕吐、腹胀、四肢麻木、腿无力等症状;无发热。 其他4人因仅吃了面食和丸子尚未出现临床症状; 14人中3人送往K镇医院,另外11人送往J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怀疑为亚硝酸盐中毒; 进食油炸肉丝、炸鱼发病,不进食不发病。4岁小孩同时吃饭,但没有吃油炸食品,无异常临床表现; 肉丝、鱼市场购买,油已用于炒菜一段时间,从未发生食用后出现异常临床表现; 采集了油样及剩菜样品带回进行检验; 告知家属成员不再食用所剩食品及其原料。 问题五: 你认为调查是否有遗漏? 六: 初步印象是什么?样品检验什么项目? 事件进展 2月5日11时30分,11位在J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急诊观察的病人中,经对症治疗,9人症状缓解且病情稳定,2人(陈德效、徐恩荣 )转入住院治疗。下午病人8人出院。2月6日下午,11人病情好转,病人全部自愿出院。 在K镇卫生院治疗的2例患者痊愈出院。另一例患者因病情未见好转于2月5日下午6时转到J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2月8日症状缓解出院。 2月7日下午14时,陈德效因为症状反复且加重而再次入住J医院,且2月8日肌电图显示未梢神经受损。2月10日开始出现双下肢疼痛突然加剧、加重,2月11日中午12时55分,患者突然出现呕吐、随即出现双眼上翻,呼吸、心跳停止,急给予心肺复苏,抢救55分钟后,宣布临床死亡。 2月11日中毒病人陈川川因出现乏力、恶心、四肢麻木症状,8时30分到中医院就诊,病情未见好转,当日下午转上级医院治疗,2月12日18时转到大医院治疗,于2月14日1时25分死亡。 2月11日17时,中毒病人家属向公安机关报案。 2月17日,另外10人出现严重相似临床症状并入住医院接受治疗、观察。 检验结果:油样及剩菜等样品进行了酸价、过氧化值、桐油、游离棉酚、亚硝酸盐等卫生学指标检测,结果均阴性。 临床特征 1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调查当日83%有眼花临床症状,75%的表现为头晕,58%有手麻表现,55%有呕吐表现。5例重症病例临床诊断横纹肌溶解症。 2月7日-11日临床表现 2月11日以后临床表现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