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拉尔垦区枣大球蚧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研究
阿拉尔垦区枣大球蚧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研究-农学论文
阿拉尔垦区枣大球蚧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研究
张东风,贺志强*,朱天生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收稿日期:2015—12—25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项目编号:TDZKBS201202。
*通讯作者:贺志强(1964-),男,汉,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与蚧虫分类。E-mail:[emailprotected]。
摘要:对阿拉尔垦区内枣树、槐树等树种上的枣大球蚧进行野外调查、试虫饲养和标本采集,记录其生活习性、形态变化、发生规律以及危害程度,以为有效防控枣大球蚧在阿拉尔垦区内的扩散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阿拉尔垦区;槐树;枣树;枣大球蚧;发生规律
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shinji 1935)属同翅目蚧总科蚧科(Coccidae)大球蚧属(Eulecanium)。别名大球蚧、瘤坚大球蚧、瘤大球坚蚧、大球坚蚧。在1996年被列为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1]。新疆于1980年在和田地区和田县园艺场树体上初次发现该虫,之后于1983年在喀什地区莎车县二林场三队枣苗上发现该虫[2]。枣大球蚧自1980年传入新疆和田、喀什地区后,到目前已扩散至新疆伊犁、巴州和阿克苏等地区,均有枣大球蚧的分布[3]。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区概况
阿拉尔垦区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阿克苏河与和田河、叶尔羌河三河交汇之处的塔里木河上游,东经80°30′~ 81°58′,北纬40°22′ ~ 40°57′。年均气温10.8 ℃,降水量40.1 ~ 98.8 mm,日照时长2 556 ~ 2 991 h,日照率为5 869%,无霜期180 ~ 224 d,垦区雨量稀少,冬季少雪,地表蒸发强烈,年均降水量为40.1 ~ 82.5 mm,年均蒸发量1 876.6 ~ 2 558.9 mm,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适宜种植多种林果业树木,到2015年,师市特色林果业面积将达到8万hm2,果品总产值将突破100亿元。目前,林果业已成为仅次于棉花产业的垦区内第二大产业结构,发展前景巨大。调查地点设在阿拉尔垦区内塔里木大学校园内及校园周边,以便于标本及时采集和分析。
1.2 调查方法
1.2.1 野外调查
于2015年初对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校内及周边的槐树、枣树进行调查,对发生危害较重的地方,选择2个点进行定点、定期调查,及时采集标本,做好记录。
1.2.2 试虫饲养
将室外采集带有蚧虫的枝条带回室内,插入水中,进行室内饲养,仔细观察记录其生活习性,标本采集。在室内饲养的同时结合野外调查,记录其发生发展规律及形态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枣大球蚧形态特征
枣大球蚧雌成虫,半球形,棕褐色,体长约9.200 mm,体宽约7.557 mm,背部有8个不规则的灰黑色斑点。初产时乳白色、透明,近孵化时淡黄色。卵椭圆形,乳白色,大小0.444 mm × 0.218 mm。1龄若虫长椭圆形,橘黄色,体长约0.479 mm,体宽约0.237 mm。眼睛1对,口器发达,触角丝状,足3对,尾丝2根。2龄若虫长椭圆形,栗褐色,体长约1.104 mm,体宽约0.533 mm。虫体被一层灰白色半透明呈龟裂状蜡层所覆盖,眼睛1对,口器发达,足3对,触角,尾丝退化。雄成虫体长约1.482 mm,体宽约1.046 mm,交尾器约为体长的1/3。
2.2 发生规律
2015年通过对阿拉尔垦区塔里木大学校园内及周边试验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可得:枣大球蚧在阿拉尔垦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干上越冬。翌年4月初树体萌动时开始刺吸危害,4月中下旬虫体开始迅速膨大,雌雄形态开始分化,蚧壳柔软,背部分布有红褐色花纹,蚧虫膨大期同时也是分泌蜜露最多的时期、危害树体最严重的时期,此时在虫体的周围往往伴随着蚂蚁活动,蚂蚁以蚧虫分泌蜜露为食,间接地驱赶了天敌,对蚧虫本身产生了保护作用。
由于树体的萌动和树液的流动期不同,导致同种枣大球蚧在不同树体上发育周期有所不同。从表1可以看出,槐树上枣大球蚧成虫期与成虫产卵期以及若虫的孵化期均早于枣树上分布的枣大球蚧;枣大球蚧于5月中下旬进入孵化始盛期,此时也是化学防治的有利时期,初孵化若虫虫体爬行速度快,寻找幼嫩枝条及叶片(主要以叶面为主)进行固定。到10月中旬左右叶落之前转移至枝条上越冬。
对枣大球蚧若虫在槐树、枣树叶片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在2个样点位置选取不同树种叶片采样,每个点随机选取20片叶,对叶片虫口量进行分析,结果如见表1 ~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