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意义与未来发展思考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意义与未来发展思考
——关于上海自贸区
2014年7月15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在巴西福塔莱萨签署协议,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同时设立1000亿美元应急储备基金,其中中国出资410亿美元。银行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自贸区,是中国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在区内实行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
这里,我将联系二者讨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意义与未来发展前景。
金砖银行的设立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的诞生是新时代必须的。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利用其在国际经济体制的主导地位,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实行汇率浮动制。通过操控美元汇率和国际金融投机资本的跨国流动,谋取巨额财富。此前的金融危机更是与美元大幅贬值脱不了关系。可以说,筹备金砖银行的关键初衷就是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而上海是中国经济和金融要素高度集中的地方,金融资源充裕。可以通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窗口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金砖成员国、新兴经济体乃至全球市场的影响。所以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金砖银行落户中国找到了更为准确的定位。
金砖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多边金融组织,落户上海既意味着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进程,也极大的促进了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和金砖银行的互动。
金砖银行的宗旨
1、通过制度性安排,帮助金砖国家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充分调动可用资金,实现储蓄向实体转换,增进资源有效配置。
2、基于金砖银行的职能特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为五国和更多新兴市场国家提供融资便利。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3、积极开发新的技术,新的金融工具,以更好的为有需求的国家,有效快捷的筹集资金,促进发展中国家和谐共进。
三、成立金砖银行的意义
这里我们侧重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机会。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可以为新兴市场基建提供各种设备和基础产品,并在此过程中使用人民币,以人民币向其他金砖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体进行贷款。而上海,因为金砖银行的落户,将引来更多的国际资本,可以利用自贸区的开发,提升国际资本流动效率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可以说,金砖银行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跳板。
第二,有利于金砖国家货币的稳定。通过金砖国家货币的相互流通,减少美元的使用降低币值的风险,降低这些国家的外汇干预成本。就中国而言,金砖银行的成立,将为中国外汇储备的风险分散提供一个重要渠道,帮助中国走出美元陷阱。
第三,促进金砖国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发展。成立金砖银行,意味着金砖成员间可以实现货币的直接清算,减少其他货币体系的控制,促进国家间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发展。同时,五国银行将在外贸结算、储备货币、投资结算、信贷货币、投资货币、采购货币等方面瓜分美元的全球市场,在资本市场银行业的联合战略形成与美国新的竞争。
最后,塑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如今,世界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为金砖国家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外部条件。通过推动金砖国家在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占全球比重持续上升,带动全球范围内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四、中国如何利用金砖银行走好未来发展之路
贸易方面,中国将面临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等新协议的挑战,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传统制造业的升级与金融等服务业的开发。这当然也是我们的难得的机遇,符合国内改革的向导。我们应加快与欧盟国家达成自贸协议,同时继续在亚洲推行RCEP,通过自贸区逐步探索对接新一代贸易协定的途径。
投资方面,中国将逐步扩大内陆沿边、外陆沿海开放和远程飞地绿地投资。如: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同时在非洲以基建换资源,在南美、澳洲等地展开收购与合作计划。
随着贸易和投资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将经历周边化—金砖化—亚洲化—全球化的过程;与此同步发展的是上海等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及境内金融体改革的深化。
经济布局方面,中国希望在维持老的国际经济循环的同时,打开新循环。在传统的全球化三元结构中,中国始终扮演着低端制造型国家。买什么什么贵(资源有限),卖什么什么便宜(产品过剩),利润越来越薄,使得中国制造业陷入“夹心层”困局。如今,中国希望全力布局小循环,即既生产也消费。中国在全世界购买品牌、技术,形成以中国内需为起点的资金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循环。实现中国—周边国—资源国—科技国—品牌国的新动力格局,突破以中国制造,美国消费为主的循环。将中国制造升级到了输出工程、服务、产能、投资和资本,以至最终的货币。
政治方面,建立金砖银行后,各个国家之间的信赖程度必将有所提升。这不仅有利用我国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而且促进了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Doc.doc
- 邓庙小学少先队活动记录.docx
- 邓小平文选学习报告.docx
- 邓稼先教学案.doc
- 邗建脚手架合同.doc
- 邗江实验学校路队比赛方案.doc
- 那一刻我想起了母爱.docx
- 那一天-我们毕业了.doc
- 邮政双十一策划方案.doc
- 邮币卡交易平台交易规则.docx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