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从此有了400年的汉朝基业-有了汉族、汉字、汉服、汉文化.docxVIP

“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从此有了400年的汉朝基业-有了汉族、汉字、汉服、汉文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从此有了400年的汉朝基业-有了汉族、汉字、汉服、汉文化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从此有了400年的汉朝基业,有了汉族、汉字、汉服、汉文化,“汉”竟一脉相承了几千年2017年8月 陕西汉中古汉台北大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反秦武装揭竿而起。在淮起军的项梁(霸王项羽的叔叔)在谋士范增的建议下,立楚怀王为亡秦战争的精神领袖,尊为“义帝”。楚怀王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作为实力最强的项羽军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之战中击败了秦军主力,实际上已经成为天下江湖总霸主,甚至夸张到“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地步。但当他率领四十万大军西进函谷关时,却遭捷足先登入关并占领了秦都的刘邦军队武力拒绝。项羽大怒,于是有了后来的鸿门宴这场戏。论实力,刘邦不得不让出咸阳。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后封刘邦为汉中王,“王巴蜀三十六县”。当时包括汉中在内的巴蜀西南地区还是蛮荒之地,刘邦对这个屈辱的封赠显然极度不满,一度要与项羽决一死战,苦于寡不敌众,那敢轻易行动。萧何劝慰刘邦说:“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所以“愿大王王汉中”。刘邦采纳建议,赴汉中,并烧毁栈道(一说子午栈道,一说褒斜栈道),“示无还也,以固项王意”。刘邦到汉中,以人工夯土筑成高约8米的三级高台,其上建行宫。刘邦在汉中仅四个月,想必宫殿规模也不大,其志也不在于此。后来高台慢慢荒芜,北宋张少禹有诗句,“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漢”,形声字,表示水很大的意思,有壮阔、浩大之义。在上古专指汉水,汉中因汉水而得名。也指天上银河,即天汉,“‘天汉’,其称甚美”萧何以此劝慰刘邦就汉王。刘邦在汉中招揽士卒,发展生产,扩充实力,仅四个月就足食足兵,又破格擢用贤才,拜韩信为大将军。接着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南灭三秦,东出函谷关,与霸王项羽逐鹿中原,最终一统天下,定国号为“汉”。刘邦在汉中驻跸的高台,也冠以“汉”字,其遗址就是汉台。仰其历史久远,称其为古汉台。汉中、汉王、汉朝、汉族、汉字、汉服、汉文化,“汉”竟一脉相承了几千年。古汉台现为汉中博物馆宋朝直至民国时期,汉台一直为汉中府署衙门所在地。1958年,以古汉台为馆址建立了汉中博物馆。1970年兴建汉中石门水库时,将淹没区内的一部分石刻从崖壁上剥离下来,移至汉中博物馆,并相继修建了石门十三品陈列室、褒斜古栈道陈列室、东西华亭、北大门仿古建筑群,重修了望江楼、桂荫堂,整修了庭院园林,形成了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园林式风格。博物馆凭身份证免费参观。望江楼三层高楼,古汉台最高处,也曾经是汉中的最高层建筑。始为南宋时修建的天汉楼,现存为民国4年所建,造型颇为别致。石门十三品陈列室褒斜古栈道开通以后,历代墨客、仕官、贵人为颂扬古人业绩,挥笔抒情,题记于褒谷口山崖上。从汉魏到明清共104处,仅石门内壁就有34处摩崖。在这些石刻中又以汉魏13块最为著名,称“汉魏十三品”,又称“石门十三品”,被被誉为“国之瑰宝”,日本书法界尊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1970年因修建石门水库,只得将淹没区内一部分石刻从崖壁上剥离下来,移至汉中博物馆,其中就包括“石门十三品”。关于褒斜栈道和石门,我们下一篇再讲。九品:衮雪 《衮雪》,传魏王曹操所书,是曹操留下的唯一墨迹。“衮雪”旁有“魏王”二小字。原石刻在石门南约半里的褒河水中的一巨石上,右行横书,字径45厘米。褒水流经石门之下,石多浪激,如飞雪翻滚。为何“滚”字缺了三点水?曹操曰:“衮在水边,何以缺水?” 八品:石虎石门隔褒河与河东的石虎峰相对相望,当地俗语道“石门对石虎,黄金两万五,谁能开此门,买得汉中府”。镜吾池 桂荫堂望江楼对面是建于明代的桂荫堂,堂前有镜吾池。据说堂前那几株桂花树是汉代植的古桂。汉台碑林在古汉台南,还有拜将坛。2017年8月 汉中拜将坛 门票20元秦朝灭亡后,韩信因得不到霸王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刘邦。尽管有重量级人物的推荐,开始韩信也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管理仓库的小官。萧何慧眼识人,刘邦却是敷衍应付,萧何说:“众将容易得到,而韩信乃国士无双,若大王欲得天下,除韩信以外,再没有为你统兵打仗的人了。”刘邦因此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公元前206年,刘邦在汉中“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敬祭天地,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坛古遗址距今2200多年。韩信登坛拜将时与刘邦有一席对话,史家称为“登坛对”或“汉中对”。“登坛对”中,韩信提出了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远景规划和近期战略。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萧何 信,即指韩信)。“兵仙神帅”(明神宗第五子瑞王朱常浩)。韩信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就不用多说了。从受“胯下之辱”到垓下四面楚歌逼楚霸王乌江自刎,从萧何月下追韩信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