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城市湿地公园讨论
对城市湿地公园讨论
摘要:本文通过多方面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期望而引发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方向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如何设计
近几年来,城市湿地公园的热度持续升温,那么人们究竟期望把它建设成什么样的呢?
凯文#8226;林奇在《总体设计》中写到,我们已经学会对湿地重新估价,它们一度被认为只适宜倾倒垃圾或者转化为有用的公司地皮,现在却作为水循环系统的调解者和对人类至关重要的动物栖息地。从城市中普通老百姓的角度讲,大家需要的是一个集保护公园湿地和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特殊的公园。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理论、概念或是美好的理想,要的是能改善湿地现状而且是一个能为大众服务的特殊的公园。
健康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让每个企业、每个人都在随时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下岗或失业的威胁、沉重的责任义务等原因,许多人往往会出现身体和精力透支、生活和精神压力过重等现象。而休闲能够放松身心,缓解疲劳,满足人的身体需要,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意义上的休闲就成为一种“补偿”,是过度消耗的精力的补充,是身体能量的再造。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亚健康是既没有疾病而又不健康的一种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谢学明,2006)中国的大中型城市中亚健康人群的普遍增多,如深圳地区35-45 岁教师和机关干部这一特定人群饮食和临床症状指标临界异常情况发生率较高。1995 年度达65.8%,2005 年度达81.2%,高于广东地区73%的水平。且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两个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李广珍,2006)竞争压力增大,个人的休闲时间减少,城市的不断扩大使得通勤距离扩大,令普通市民去郊外野游不现实。
规划界:以上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中的客观现实。其实看看西方城市规划史,自产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城市规划工作似乎早就认识到并力图解决上述问题了。霍华德1898 年所提出的田园城市即是融生动活泼的城市??活优点和美丽愉悦的乡村环境为一体;柯布西耶1922 年提出的明日之城和1933 年提出的光明城即是从一个纯粹的建筑师角度出发,希望借助工程技术,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实现改善整个社会的目的;格洛皮乌斯1930 年在布鲁塞尔现代建筑第三次国际会议上探讨了建筑物的高度、间距、日照、朝向之间的关系,用科学方法计算出高层塔式建筑、行列式建筑以及周边式建筑在满足同样日照条件下的可建筑面积比数。认为“高层住宅的阳光最好,建筑物之间距离拉大,可以有大块的绿地供孩子们嬉戏”。(沈玉麟,1989)
文化方面:中华民族的文化总纲和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协调,以“人与天调,天人共荣”为追求的目标。(孟兆祯,2006)而中国人对自然的崇尚由来已久。早在古代文明的初期,我们的祖先就以对山川之望作为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把山川和大地同祖宗一样当作祭祀对象,为着风调雨顺而祈福于泛化在自然之中的神灵,为着预测前程而观察山峦的特征和江河云气的气势。这种祭礼性的观望活动使人们无形中体察了山川的自然习性,将之与人生人性联系在一起。《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是以自然景物烘托人的心情。“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是以自然物比喻人的外貌。《论语#8226;雍也》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反映了孔子关于自然美的看法,代表儒家审美的一种心里特点。笔者听说过本校唐学山教授讲述的一个故事:唐先生在美国访问时应邀到一家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人家庭。此家人对一组大型置石组成的沿墙盆景不太满意,但又说不出原因,请教唐先生。原来,此景的设计施工是当地的美国公司,排列方式是等距“阵列”。这家人到美国已经多年,不是专业的风景园林师,却有着难以割舍的中国的“自然情节”。这种对自然崇尚、亲近、和谐的态度似乎深藏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所以,中国的普通市民有着一种仿佛是与生俱来的热爱自然的情怀。
设计理念方面:园林是人类在世界上的天堂,不同的民族、地理、气候和宗教有着不同的对天堂的理解。古埃及时尼罗河水时常泛滥,气候干燥,人们希望有绿树成荫的庭园,希望可以准确的预测泛滥的时间,改善生活条件;伊斯兰园林是《古兰经》中天国的反映,四条水渠,绿树成荫;法国古典园林强调的是绝对君权,法国十八世纪哲学家、作家伏尔泰写到:路易十四统治下出生的法国人,绝大多数把国王看做一位神。(陈志华,2006)看来,路易十四是希望他统治时期的秩序在天国时也是这样啊。个人认为中国人更加务实,不是去虚幻美好的天堂,而是去观察和试图改善现有的生存环境。比如桃花源,左青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