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体征的测量经典
生命体征的测量 测量生命体征 体温表 →→→? 血压计 所需那些东西 手 表 体 温 1.测量体温注意事项 (1)测量前清点体温计数量,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是否都在35℃以下。 (2)测量前20—30分钟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进冷热饮料、做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等。 (3)婴幼儿,昏迷、精神异常、口腔疾病、口鼻手术、张口呼吸者禁用口腔测量法。 (4)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温法。 (5)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应在病床旁监测,必要时作对照复测。 发热程度的判断 低热: 37.3-----38.0 (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中度热:38.1-----39.0 (急性感染) 高热: 39.1-------41.0(急性感染) 超高热:41.0 ( 中暑) 发热的过程 1.体温上升期 2.高热持续期 3.退热期 热型 1.稽留热:是指体温明显升高达39~40℃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不超过I ℃ 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波动幅度大,24h颇动幅度超过1.0,最低体温人高于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细菌性肝脓肿等。 3.间歇热:体温骤然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体温计消毒液 1.---------1%过氧乙酸 2.--------20%碘伏 3.--------1%消毒灵等 4.-------70%酒精 5.--------含氯消毒液 脉搏 能测量脉搏的动脉有哪些 桡动脉 颞浅动脉 颈动脉 肱动脉 腘动脉 足背动脉 胫后动脉 股动脉 操作方法 触诊法 (1)诊脉前,病人情绪应稳定,避免过度活动及兴奋。 (2)病人手腕放于舒适位置。 (3)诊脉者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指端轻按于桡动脉处,压力的大小以清楚触到搏动为宜,一般病人计数半分钟,并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每分钟的脉搏数。异常脉搏(如心血管疾病、危重病人等)应测1分钟。当脉搏细弱而触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代替触诊。测后记录结果。 (4)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两人同时开始,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测1分钟(图8-8)。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法为心率/脉率,如心率为100次,脉率为76次则写成100/76次/分。 脉 搏 2.测量脉搏的注意事项 (1)手术后,病情危重或接受特殊治疗者需15—30min测量一次。 (2)偏瘫患者应测健肢。 (3)不可用拇指诊脉。 (4)异常脉搏、危重患者需测1min。 (5)脉搏弱难测时,用听诊器听心率1min。 (6)脉搏出现短绌时,应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