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不拉多海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不拉多海2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六年级 2010-03-12 15:24:27 阅读55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 15、古诗三首(单一课) 教材分析: ?? 本课安排了三首古诗,分别是《送元二使安西》、《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2、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一、这首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9周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导自读 (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 (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悒客舍尽故人 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第1题:浥:悒(yì)湿润。 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 尽:“进”。 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 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 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3.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三、拓展练习。 你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你来给大家背一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赋得古原草送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课前带孩子们去观察草,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 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原,草原,原野。   岁:年。枯:枯萎,干枯。   尽:完。野火:荒山野岭燃烧起来的火   生:生长。   荣:茂盛。 4.解释诗句  原野上长满了野草,野草每年从深秋到冬季要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的生长一次。冬天草枯萎的时候,虽然野火可以把它的茎叶烧掉,但它的根仍旧埋在泥土里,所以春风一吹,又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5.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六、板书设计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呢?今天,我们所要去的也是中国的旅游名胜——黄鹤楼。上节课已经让大家去搜集关于黄鹤楼的资料了,有谁能来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2.你们搜集到的资料真丰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