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教案1
《谈中国诗》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诗的特征。本文主要内容是谈中国诗的特征;全篇结构表现为“总—分—总”式,主体结构则为并列式;主要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和例证法。
2、学会对比论证。
3、理解文中重要词句。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深刻的语言内涵。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教学方法】
自读、研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读诗的感受、对诗的印象、对诗人的评价等均可作为导入的素材。
2、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二、钱钟书简介((((((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三、把握结构
(—)(1)总:谈中国诗的方法。
(二)(2—7)分:中国诗的特征
(2)一般发展特点
(3—6)谈中国诗的特征
(3)篇幅短小
(4—5)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
(6)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7)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三)(8)总:中国诗和西洋诗相通。
说明:课文第37页“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前空出两格,似为单独一段,疑为排版所误,本人将此并入第7段,于是全文为8个自然段。
四、学习论证方法
(一)对比论证:
项 目
中 国 诗
外 国 诗((((((
没有史诗,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中国诗是早熟的。
先有史诗,次有戏剧,最后有抒情诗。((((
篇幅短小。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
篇幅相对较长。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雄厚,沉重。
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其它的内容上与西洋诗“无甚差异”。
外国也有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
(二)例证(征古今引中外)
钱钟书在中国近代学人中,对于中西方化了解最为透彻的一个人。有人称之为文化昆仑,恐怕原因即在于此。从此文中,我们也可一斑。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地驾驭着中外古今的一切文史资料。下面我们仅以引用外国的文史资料为例:((1、(第1段)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已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英一次)((2、(第2段)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法一次)((3、(第2段)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习(学生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习(教师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复习+教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复习+测试(学生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复习+测试(教师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复习+练习(学生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复习+练习(教师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测试(学生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教师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