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高考奇才”成长背后教育现实
一个“高考奇才”成长背后教育现实
由于三进两出北大、清华,四川考生张非被媒体视作“史上最牛高考钉子户”和“考霸”;由于两度退学与网瘾之间的一段特殊关系史,以及今年高考再进清华的“神奇”,张非又成了被众多媒体不断追逐的“奇才”。
然而,对于张非来说,可以带走的,是二进清华深造的难得机遇;带不走的,却是发生在他身后令人深思的教育故事。
被媒体称作“史上最牛高考钉子户”的四川南充考生张非,三次参加高考,先后被北大、清华录取,又因网瘾很快被两度退学。今年2月,张非返川复读两个多月后,以677分的成绩,名列南充市理科第二名,再次考入清华。
7月24日,对张非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把家里一百多平方米的地面反复拖了几遍;因为,这一天,他开始主动上街买菜;因为,就在这一天吃过晚饭后,他主动要求陪父母一起外出散步……
然而,此前他的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
“从小就跟一般孩子不太一样”
张非的父亲张道谊,虽是广安市岳池县大佛乡初中物理教师,但他从未辅导过儿子,也从未给他买过一本教辅书。对于张非这样一个学习主动性很强的孩子,张道谊唯一能想起的“经验”只是:从孩子两岁多开始,每天给他讲10至20分钟的故事。
“张非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张道谊清楚地记得,在张非三四岁时,若是哪天没给他讲故事,他便吵着不睡觉。白天,父母上班后,他便躲在家里翻阅书柜,查找父亲讲过的故事。若是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句子,他都一一标记,等父亲下班后再逐一求教。倘若遇上父亲工作忙,小张非只能耐心等待。
目不识丁与强烈的阅读欲之间的矛盾,使小张非萌生了上学的愿望。上学后,张非的求教对象更多了,除了父亲,他会很主动地去问高年级同学。“老师”的多元化,使张非的阅读欲进一步“膨胀”。每天放学,邻居家的孩子大多是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玩,而小张非就像一根木桩,三四个小时地“钉”在书桌前。母亲祝明灿担心儿子弄坏眼睛,常常“没收”张非手上的书,“赶”他出去玩。即便被“赶”出了门,但在路上看到一张纸,他也会捡起来仔细瞧个遍;偶遇地上的蚂蚁搬家或者找食,他也能蹲下来瞧上半天。
在张非家,记者看到了张非的许多停留在照片上的历史:高中以前,张非经常作为学生代表在学校发言。可以说,如果将眼前的张非,放在任何一个家庭,都是一个让家长放心、老师省心的好孩子。但,就是这么一个从小备受呵护的好孩子,最后还是没能让家长放心。
问题到底出在哪?
“家庭代劳的心是好的,方式是错的”
张道谊说,张非从小就很懂事,只要遇到父母忙,他就会主动帮家里洗衣服、擦地板,但母亲不仅总是抱怨他做不好,而且只要孩子干过的家务,母亲一般都要重新做一遍。甚至有时张非刚要动手干什么家务,母亲就立即翻出以前张非未做好的家务“旧账”,不停地唠叨,并叮嘱孩子“看书去”。久而久之,张非也就干脆不再“插手”家务,只管看他的书。
当记者与张非父母聊得正酣时,张非突然从牙缝里蹦出几句话:“很多人说我懒散,是失实的。不是我不想帮家里干活,而是家里人总觉得我干不好,不要我干。既然干不好,还干啥子嘛。况且我做完后,妈妈还要做第二遍。”
如果要寻找张非的成长与父母以及家庭教育的关系史,在张非24年的成长历程中,其实可以找到很多。
2004年暑期,从北大退学后,张非进入南充市十一中复读。2005年高考,他以703分并列南充市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北大退学的痛苦经历,让张非父母更加警惕儿子的网瘾。
然而,进入清华后,张非只坚持了一个学期,网瘾便再次发作。为了敦促儿子顺利完成学业,母亲祝明灿专程赶到北京,租了一间房子,一边打工一边“给他洗衣服、管他的钱”。
祝明灿的陪读,并未管住儿子,但她惊奇地发现,中学时曾被老师、同学、亲友赞不绝口的儿子,竟然在清华园的众多孩子中间,其缺点一览无余:经常缺课玩游戏,几乎不跟同学来往,穿脏的衣服紧紧地塞在桶里,与父母相处时基本都是话不投机。但是,对于儿子的“病因”,祝明灿并没有想明白。
今年2月,旧伤未愈新伤又来。祝明灿的贴身陪读,仍然未能挽救儿子再次退学的命运。从清华返川后,父母几近绝望。想到这个家庭将来的前途,以及张非曾在南充十一中复读时最喜欢的蒲守春老师,退休后又返聘到南充十中,于是,父母合计让儿子去南充十中复读。
办完入学手续,只等正月初五学校开学。正月初四那天,因孩子寄养在张家,张非的二舅便给了张母1000元现金,用以贴补张家的生活开支。善良的张母便以“二舅给你读书”为由,顺手将这笔钱给了张非。随后,两个长辈由闲聊孩子两度退学的前因后果,转而严厉斥责张非。
当天下午,憋气的张非揣着母亲给的1000元钱,离家出走。当晚,看到儿子久久未归,张母以为儿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