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中情感教育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中情感教育
[摘要] 情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古典诗词是古代诗人心灵世界的凝聚物,要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对中职生进行情感教育,就必须挖掘古典诗词中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 中职 诗词教学 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诗词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悦、无名的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笔者认为,首先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由于学生知识面较窄,储备比较贫乏,生活阅历尚浅,对古典诗词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均感到陌生疏远。相反,在当今的中职学生心中,流行歌曲便是他们心中的“诗”,学生每天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又怎会对远离他们这个时代、远离他们现实生活的古典诗词感兴趣呢?因而,古典诗歌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古典诗词是古代诗人心灵世界的凝聚物,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要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对中职生进行情感教育,就必须挖掘古典诗词中的情感内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强烈的爱国情怀
中职语文教材选编有大量的爱国诗歌,这些诗歌充分展示了我国历代诗人炽烈的爱国情怀。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显示其誓死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陆游的心忧国事的自白书“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等等,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教材。这些诗篇,可以说都是诗人用血泪写成的,它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精神的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
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脊梁,将这一主题融合到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去感受古人那炽热的爱国情怀,学生就会乐于接受。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诗作也必将激励我们的学生以更大的成才热情投身于学习当中。
二、浓厚的至爱亲情
亲情是建立在共同血缘关系上的感情,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深厚、最稳定的一种感情,是人间之至情。俗语说得好,血浓于水,这种血脉相连、心灵相通的情感是最难以割舍的。古典诗词中也有很多表现亲情的诗句,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通俗、平实的语言亲切而真挚地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成为脍炙人口的一首母爱颂歌。亲情诗之所以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因为它出于自然真情,这种真情不仅可以感染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人间真情的可贵,从而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亲情观念。
中职教材中的《江城子#8226;十年生死两茫茫》表达了词人苏轼对亡妻的怀念,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开创了悼亡词之先河,相依为命的至爱情感值得我们永远的记忆。
现在的职中学生没有把父母对自己的爱转化为对父母的爱,也不知道如何去爱父母,缺乏一颗感恩的心。所以教师应该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引导他们体会诗歌中那份浓浓的亲情,让古诗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去感染他们,使他们学会尊老爱幼,关爱家人,理解并孝敬自己的父母。
三、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反映人民疾苦,关心百姓命运,这是职中古诗词教学的又一重要内容,选入教材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这一主题。白居易满怀同情地描写“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的琵琶女,作品通过对琵琶女凄惨身世的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现出诗人对弱者的深厚的同情心;姜夔在扬州慢里深情的写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揭示了战乱之后的扬州人烟稀少,生活困苦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命运也心怀同情,他在《山坡羊#8226;潼关怀古》中沉痛地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的可贵思想。
通过诵读古诗中的民生内容,可以引导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古代诗人,带着一颗同情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