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东西方国名翻译,看国人文明心态
从东西方国名翻译,看国人文明心态
摘要:近代以来伴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文明优势不再,在对待汉译欧美列强国名时往往使用一些褒扬语词,如“英吉利”“美利坚”“法兰西”等。当今,伴随着中国的强盛,应该如何摆正心态,正确地看待世界各国的文明?
关键词:汉译国名;文明心态;鸦片战争;第三世界;中国国名英译名
在历史科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外国国名,如英国、俄国、德国等,熟悉的国家学生书写很少出错,但一些相对陌生的国名,如危地马拉、厄瓜多尔、乍得等,就容易出现“俄”“厄”不分,“德”“得”混写的错误。
通常情况下,翻译世界各国国名时,有直接用汉语起的名字,像日本、朝鲜、越南……这不用翻译;有意译的,如古代的“狮子国”,即后来的“锡兰”,现称“斯里兰卡”,冰岛也是意译;有直接音译的,如法兰西、意大利、马来西亚……这是绝大多数;另外,还有一些是间接音译的,比如阿尔巴尼亚……那为什么西方列强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皆有好听的名字?比如,美国――多么美丽的国家,法国――多么有法制的国家,英国――多么英明的国家。德国――多么有道德的国家。这其中又有什么奥妙呢?
一、中国早期的汉译国名
在2008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模拟适应考试中有这样一道考题:
40材料四:近代中国翻译欧美国名时尽量使用美好的音译词,如“美利坚”“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等。
(4)根据材料四分析近代中国翻译欧美国名时的文化、文明心态。
[参考答案]中华文明仁爱、与人为善的文化底蕴,对西方近代发达的经济和文明的推崇,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自卑文化心理。(本小题无须扣字句阅卷,如考生答带有崇洋媚外的色彩也可酌情给分)
我们来看一则材料。1784年一艘叫做“中国皇后号”的美国商船抵达中国。之所以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含有对中国皇室尊重之意。但是,当时根本没有人知道“美国人”到底是何许人,美商船上挂的美国国旗和英国国旗有点类似,所以中国人都以为,美国是另一个获得官方授权在远东地区拥有贸易权的英国公司??中国人最早描述美国人的文件,是一份中国南方官员上呈给北京皇帝的奏折。这份奏折写道:“这群野蛮人,没有君主,只有头目。他们的部落公开选举数人,抽签决定四年一任的继承者。他们的商业事务,由私人独立管理。这些私人,不受头目控制和委派。”这就是中国对美国最早的了解。看来,当时中国人眼中的美国人竟是一群“野蛮人”,当然这也暴露出了闭关自守下国人的无知。但从“中国皇后号”商船的名称以那张海上通行证来看,倒是美国人对我国饱含敬仰。那变化何来?
二、中国近代汉译国名的变化
鱼岳高中高三年级2010年11月月考历史试卷:
13材料一:遣唐使团在中国受到盛情接待。唐朝有关州府得到使团抵达的报告后。马上迎进馆舍,安排食宿,一面飞奏朝廷。地方政府派专差护送获准进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去长安,路途一切费用均由中国政府负担。遣唐使抵长安后有唐廷内使引马出迎,随后上马由内使导入京城,住进四方馆。按着遣唐使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接见日本使臣,并在内殿赐宴。还给使臣授爵赏赐。遣唐使归国前照例有钱别仪式,设宴畅饮,赠赐礼物,珍重惜别,唐朝政府表现了泱泱大国的风度。最后遣唐使一行由内使监送至沿海。满载而归。北宋时,日本僧人裔然来华,受到比遣唐使更高的礼遇。《宋,史》云:“太宗召见裔然,存抚之甚,厚赐紫衣。于太平兴国寺,上闻其国王一姓传继,臣下皆世官。因叹息谓宰相日:‘此岛夷耳,乃世祚遐久,其臣亦继袭不绝。此盖古之道也。’”……。唐昭宗乾宁元年(公元894年),新任遣庸使菅原道真建议停止派遣唐使。宇多天皇接受了这一建议,两国关系遂告中断。
――《大日本史》卷123
材料二:近代中国翻译欧美国名时尽量使用美好的音译词,如“美利坚”“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等。
(2)比较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在对待外来事物态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由材料一泱泱大国的优越心态到近代对西方发达的经济和文明的推崇。
用美好的汉字字眼和词汇来称呼西方列强的国名全称或简称,似乎始于洋务派。洋务运动的开创者曾国藩,使用了“美国”“英国”概念。他在同治元年(1862)所上的折子中称:“查美国新立和约第七条内载,嗣后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各等文艺,须照相待最优国人民一体优待。……三月间,英国公使来津接见,亦以此事有无相询。……先赴美国学习。英国大书院极多,将来亦可随便派往。”(《皇朝经世文编续集》卷六十九《礼政十六?正俗下》)
19世纪后,中国人发现自己的文明是落后于外界,并且到了很耻辱的境地。于是中国的爱国者开始向外界学习。从上题增加的材料中,反映出了周人从自信到自卑心态的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