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秦诸子“王道”智慧与当今和谐社会构建
先秦诸子“王道”智慧与当今和谐社会构建
摘 要: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先秦思想是极为重要的。“王道”是春秋战国频繁使用的一个术语,不仅代表着传统儒家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同时也是先秦诸子各家共通之话语以及经世的根本道理。先秦诸子各家关于“王道”的种种主张及其智慧,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应然”之政治生活的理性判断,对于当今和谐社会构建也不乏积极意义。
关键词: 先秦诸子; “王道”; 智慧;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B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1-0082-03
The Wisdom Concerning “Wangdao” of Pre-Qin School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oday
YANG Han-min , KUANG Hong , REN Xiang-yang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ept.,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2, China)
Abstract: Pre-Qin thoughts are crucial to the research in the contemporary wort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dao” is a term frequently us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which represents the political ideal and moral pursuit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and also the topic shared by all Pre-Qin schools an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All their opinions and wisdom concerning “Wangdao” not only reflect the rational judgment on the “should-be” political life but also contain much positive implic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oday.
Key words: Pre-Qin schools; “Wangdao”; wisdom; harmonious society
如何阐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发掘其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广泛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先秦诸子百家博大精深,其事迹和思想还有许多奥蕴,迄今为止并未得到完全揭示。“王道”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符合道义之政治的代名词,曾是春秋战国时期频繁使用的一个术语,不仅代表着传统儒家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同时也是先秦诸子各家共通之话语以及经世的根本道理,由此而来的王霸之辨亦成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观念。先秦诸子各家关于“王道”的种种主张及其智慧,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应然”之政治生活的理性判断,对于当今和谐社会构建也不乏积极意义。
一???先秦诸子各家的“王道”主张及其智慧
“王道”一词,始见于《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党,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其意谓立君德,因事制义和公正无偏,“以德行仁者王”。儒家代表人物孔孟荀对于“王道”可谓推崇备至,并将其等同于先王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认为他们是道德意义上绝对正当的政治。针对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先秦儒家学派确实高举“王道”的大旗,积极探索救治良方,并沿着内圣外王的路子构建了一套理想的社会秩序,体现了道德和政治的直接统一。但“王道”思想并非儒家学派所专属,道、法、墨、名、阴阳等各家均有自己的“王道”思想,都曾先后以此作为经世的根本道理,不仅关注君主个人的仁德,对于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思想秩序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方式。在相互争鸣过程中,其“王道”思想最终融汇于杂家理论巨著《吕氏春秋》一书中,是为“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王道”学说诞生以来,深深地影响了后代的社会发展。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而未能真正付诸实践,但其毕竟是社会进步的总结,部分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