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好一个古诗词中“比”.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一个古诗词中“比”

好一个古诗词中“比”   古典诗词教学的研究历来仁智互见,各有千秋,有借鉴价值的如“品读法”、“美读法”、“改写法”等。教法虽有万千,但有一点却始终未变,即诗词是一门经典的语言艺术,它注重用词炼句,讲究反复推敲,绵里藏针;它对语言简洁、准确和传神等方面的要求,可谓近乎苛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古人斟字酌句的典型写照。反而思之,若将如此“一字千金”的诗词语言进行替换、增减和变更,再与原诗词进行比较,其艺术效果必将得不到凸现。因而,我就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词语言来感其情,晓其义,体其境,悟其旨,从而使学生真正领略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一、“变序”比      一般而言,无论是词序还是句序,都是按其约定俗成的惯例排列的。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调换一下原有语序,即便不另增新词,也能创生新意,使语言表达尽显姿彩,还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教学《迢迢牵牛星》时,曾要求口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一句,学生发现此句为互文,应作“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织女星”。我追问,既为互文,能否将语序变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经过研讨,学生悟出其中奥妙,原来用“迢迢”(距离遥远)写牵牛星,还可让人联想到他是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而用“皎皎”(星光之亮)写织女星,则会让人联想到女性之柔美,两者可互文,但不可互换。再如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有学生认为,可将其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变序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后经师生研讨品味,发现尽管意思未变,原诗却失去了“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的细节艺术美。      二、“变式”比      古典诗词讲究韵律,于是便会出现平常少见的句式,初学者一时较难理解,不能适应;待其稍稍适应后,有的也未必能深思其中道理,这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变换句式来帮助、引导学生理解,但要注意的是,“将句子换一种说法”的改写只是手段,目的还在于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领会原句表达的精妙。   如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开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句,学生乍看难以理解,于是我让学生在原句基础上稍作调整和补充(“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之事迹”),使它再变为散文句式(千百年来,江山依旧,可是孙仲谋的英雄遗韵已经找不到了),然后对照原句,体会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学生感觉到两句区别在于“英雄”与“孙仲谋”孰前孰后,原句先“英雄”而后“仲谋”,意在突出词人的景仰之情。学生学习运用,对词中另一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进行改写(遥望对岸的扬州,我回忆起四十三年前在战火中南下归宋的经历),经过对照品读,发现原句突出强调的是时间“四十三年”,这就使得词人壮志未酬的辛酸不言而自明了。      三、“替换”比      诗词中有些字词的运用可谓独一无二,精妙无双,即使是用意义再相近的词语替换也难奏其效。当然,通过替换字词进行比较,有助于理解难词新句,同时也能够领会词语运用的准确巧妙,就如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评述:“‘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若换成“浓”字则恐怕意境顿失了。   我在教学曹操《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时,有学生发现《三国演义》版本中是“皎皎如月,何时可辍”,是否课本有误呢?于是趁热打铁,发现用“掇”不仅能显示曹公“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求贤若渴之心,而且还作比兴手法,暗寓贤才何时求得与自己理想何时实现等丰富涵义,而取“辍”则仅是“求贤之心不可停”。两相对照,意境迥然不同。再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之景的诗句:“乱石穿(崩)空,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层浪)。”我问,若改为后者岂不更有气势?经过一番研讨,学生认为从豪放词风格而言,似乎可行,但“崩空”、“裂岸”给人以惨烈之感,与后文“江山如画”之语境极不协调。      四、“增删”比      名家之作大都可称得上是文不加点,不刊之论,有时是“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如若增字删词,再与原诗词比较,则能凸现其遣词著字的大家风范,读者也能进一步体会作品准确、生动的艺术表达效果。对此,我在教学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时感触颇深。   词的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叠连用,历来被人们视为叠词运用的典范,而如何使学生领会却一直是教学中的难题。我将原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让学生结合词人身世研讨,反复诵读,最后学生终于领悟到李清照不相信丈夫已死,在恍惚中仍觉夫君在家,于是不停寻找,一处找不着再寻一处(寻寻觅觅);而后几叠连加,极其生动细致地表现了女词人内心的悲戚之情。当读到词人借酒浇愁,“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我就此启发,若将其中“淡”字去掉如何?学生猛然醒悟,原来词人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