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诗歌教学中美育功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挖掘诗歌教学中美育功能

挖掘诗歌教学中美育功能   摘要: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充分挖掘诗歌教学的美育功能,展现诗歌的魅力。本文就引导学生体味和鉴赏古诗词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人性美、田园美、情感美、友情美等五个方面予以探究。引领学生去仔细的体味,感受和挖掘诗歌所蕴含的意境,让同学们在鉴赏中进步,在鉴赏中陶醉。   关键词:挖掘;诗歌;美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63-01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诗歌教学在其中独具优势。可见,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充分挖掘诗歌教学的美育功能,展现诗歌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歌的主情传统决定了它是一种美文学,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体味和鉴赏古诗词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人性美、田园美、情感美、友情美,下面就这几方面做一探讨。   1.欣赏自然美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他跟人类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自然之美历来是文人骚客歌咏的对象,并在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理想、人生观的寄托。   如曹操的《观沧海》,他的这首诗可以说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山水诗,我在教这首诗时,首先让同学们尽情的读,并且要注重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然后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自己的大脑中勾勒诗歌所描绘的大海景象--诗人登上了高高的碣石山,眺望浩瀚的沧海,大海苍茫而飘渺,壮阔而辽远,大海之中有一座山岛,山岛之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给人以顽强的生命之感。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吹来,刚才还是澹澹的大海一下子“洪波涌起”,呈现出排山倒海的壮观。伴随海潮的涌起诗人展开了联想的翅膀,好像这宇宙中最灿烂、最光辉、最充实的太阳、月亮、星星和银河就隐藏于大海,从没有离开过大海的怀抱。诗人以磅礴的如椽大笔勾勒了一幅壮阔的大海景象,展现了诗人那胸怀天下,包囊宇宙的壮阔气势,给人以无尽的美感和浩瀚的大气。阅读和想象使学生经历了一次美的享受,更是和诗人进行了一次精神的交流。   以此为引子,分析了不同诗人对自然地精彩描绘。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旷远和壮观;有柳宗元的“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的幽静与闲适;有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融洽和美好。总之,大自然有着神奇的魅力,诗人用激情摹绘了这一幅幅壮阔而瑰丽的画卷,真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感觉。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欣赏和感受这种魅力,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地意识和情感。   2.探究人性美   人性美是文学作品中歌咏的永恒主题,也是文学作品鉴赏的主要方面。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诗歌中形象的分析,探究人性的美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如乐府诗歌《陌上桑》,写到了采桑女子罗敷的劳动,写到了在田野上其他劳动者被罗敷美貌惊呆后的情景,更揭示了使君的无耻。罗敷在使君的纠缠中,不为其权势和财富所动,机智的夸赞了自己丈夫的美貌、帅气、地位、财富、权势,让这位贪色和内心肮脏的使君知难而退。诗中罗敷的形象既是勤劳、聪慧、美丽的化身,更是无视权贵、保持自我尊严的纯洁品质的彰显。在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准确的把握罗敷这一形象的意义,把握人性的崇高和美好。   3.体验田园美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写田园生活的诗歌,可追溯到相传为唐尧时期的民歌《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这是农耕生活最典型最生动的描绘。   在田园诗的传承中,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首先开创了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新境界。我们生活在田园,享田园之乐趣,更要引导学生热爱田园,体验田园生活的情趣,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领学生从陶渊明的“衣沾不足惜,为使愿无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和怡然自得、陶然忘情的生活情趣;从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中领略田园的幽静和怡人;从陆游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体味农民的淳朴和好客;从苏轼的“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中感受农村美丽的风光和繁忙的景象;还有稼轩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片蛙声是田园诗里最迷人、最让人陶醉的乐章。引领学生去仔细的体味,感受这种田园的乐趣,让同学们在鉴赏中进步,在鉴赏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