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语文教学中德育升华
浅谈语文教学中德育升华
[摘要] 语文教材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习良好的意志和爱美的情趣,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小学生
当前,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容忽视。“面向每个孩子,全面提高素质,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是小学语文乃至整个教育的最终目标。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对学生主体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呢?
一、找准渗透点,落实德育实效
语文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它不是单纯地使学生受到某种思想教育,而是通过字、词、句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因此,要积极探索课文中和学生思想感情的结合点,抓住有利时机,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并使之产生共鸣,从而使思想教育落实到实处。
1.剖析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新课标指出:“语文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根据语文科这一特点,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识字、造句、作文能力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思想性”因素,自觉在讲读、启发、引导等教学活动中进行思想教育,达到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目的。如《詹天佑》一文,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挖掘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素,介绍故事背景时,要简述中国近代屈辱史,说明科技落后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讲读课文时,使学生懂得当时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是帝国主义疯狂地从经济上、文化上、军事上、政治上侵略我国的时代,詹天佑毅然挑起修筑京张铁路的重任,是受任于危难之际的壮举,是向帝国主义显示中国人民意志的勇敢行为,是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从而使学生对詹天佑更加肃然起敬。总之,教学中注意把教书育人统一起来,学生思想觉悟就得到了提高,就能获得思想教育的成效。
2.相机点拨,落实德育实效
我在教学中发现,小学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都有各自的特点。一般说来,他们对道德概念没有真正掌握,还没有明确的道德???念,有时出现糊涂观念。如有的学生把不守纪律看作是英雄行为,有的学生把同学打哭了,还觉得“很勇敢,很自豪”。
针对这种现象,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利用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掌握道德观念。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我先让学生讨论: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他的壮举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学生讨论后积极回答:由于暗堡建在桥上,离河底有一人多高,炸药放在河底作用不大,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上去都滑了下来。这时冲锋号吹响了,我军快冲到暗堡前了,如果不马上炸掉暗堡,我军就会有很大的伤亡。在这紧急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做支撑,托住了炸弹包,炸毁了暗堡。他的这一壮举充分展现了董存瑞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接着我启发引导学生,把不遵守纪律当作是“英雄行为”以及把打骂同学看成是“勇敢、自豪”的事,拿这些事情与董存瑞相比,通过自然渗透,使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而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二、巧用渗透法,促进道德内化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运用渗透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德,并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1.在指导朗读中渗透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利于启发学生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更有利于对语言文字深刻感知,在“动情”的朗读中“悟理”。如《再见了,亲人》有一段课文写到:敌机来了,大娘有两个人要救:一个是她唯一的小孙孙,另一个是志愿军伤员。在指导朗读这一段时,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边设想一下,此时此刻,大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可是她为什么“狠心”丢下心爱的小孙孙去救志愿军伤员呢?这一连串问题启发学生展开想象,领悟大娘对志愿军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这样,学生就能读出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崇敬之情,从中也让学生受到大娘伟大情操的感染和熏陶。
2.在辨词析句中渗透
文章中的字、词、句、标点都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一些关键词语在文章中常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中字、词、段的理解和把握其中深层内涵,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领悟世理,使思想得到升华。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可紧扣“纹丝不动”一词启发学生思考:(1)“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潜伏部队为什么必须“纹丝不动”?(2)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3)邱少云为什么能做到“纹丝不动”?以上渗透方法分三步进行:一是“感知语意”;二是“联系深思”;三是“细品明理”。通过层层剖析,突出邱少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专题讲练:第21讲 植树问题.doc VIP
- 影棚及摄像器材租赁报价单.pdf
- 应用博弈论解决海盗分金问题.pptx VIP
- 2025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车轮辐辏”审题立意及范文 .pdf
- 挖掘红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图文.pdf VIP
-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及干预效果分析.doc VIP
-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清单500项.pdf VIP
- 四川成都高新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pdf VIP
- 2026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30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