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体特征和教学策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语体特征和教学策略

诗歌语体特征和教学策略   诗歌是文学文体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宋代文论家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到:“论诗当以文体为先,警策为后。”显示了文体对于诗歌阅读鉴赏的意义。文体是文章的构成体制、格式和样式,有着体裁、语体和风格三个层面的内涵。诗歌的外在形态格式虽然限制着诗歌的语体特征,但却不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本质特征,将每一句单独成行地排列起来并不意味着诗的诞生,语体的独特才导致诗味的产生。诗歌教学应从诗歌的语体特征寻找机缘。?      一、以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为切入点?      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表现为节奏和韵律。节奏的形成首先借助语音的高低,声调的平仄使语言产生了起伏的抑扬美,其次利用字和词组间有规律的停顿,对称的停顿使语言产生整齐美。音韵的形成则是因为相近诗行的最后一个字使用了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即押韵,另外还有双声和叠韵的影响。然而诗歌语言的音乐性特质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语言组合形式,更表现为节奏、韵律与作家心境的相溶。?   朱光潜说:“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因而它本身就是情绪的一个重要部分。”“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天上的街市》中,作者多用扬调少用抑调,而且抑扬间的顿挫较少,声音轻巧明丽,把人带进天上人间交错迷蒙的景象之中,有一种轻快之感。毛泽东的《沁园?春#8226;?长沙》采用两字一组有规律的停顿,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节奏强烈,读起来铿锵有力,给人洒脱、自信之感。韵母中,鼻韵母发出的声音低沉、浑厚,适于传达哀伤、沉郁等情感,李商隐的诗较多地使用鼻韵母,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等;韵腹为“a”的韵母,发出声音明亮、开阔,传递着欢快、轻松的情绪,如贺知章的《咏柳》,韵脚为“高”“绦”“刀”,将春风中、柳树下那种舒展表???出来,在诗歌中反复使用某一个韵带来的感受显然不同。 ?   由此,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应该是诵读,尽管学生可能还未读懂诗的意思,也可以在诵读中感知作者的情绪。而且在诵读中,学生可充分创造出诗歌的整体意境。诗歌是人的感情和情绪的宣泄,即使写物也是情绪化的物,它是用语言的体验性、情感性与读者交流,诗歌中的情感是弥散性的,李白的豪放豁达不是在庐山瀑布之中、黄河之水中,也不是在猿啼中,而是在这一系列意象所建构的整体意境中,这些情调、意味往往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必须借助诵读所创造出特殊的情调氛围去整体感知。?      二、以诗歌语言的模糊性为扩充点?      诗歌语言的模糊性,第一是由于它的本质,诗歌所关注的是情,即使是写景,也是情绪化、心灵化的景,表达的还是这些景物所触发的主体情感。而人的情感除了喜怒哀乐之外大都是朦胧的,在传达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时,诗歌语言越模糊越能引发读者欲说还休的感觉,从而产生共鸣。所以古人写诗追求神似,《庄子#8226;外物》中写道:“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诗歌的重点不在于描述的客观,而在于传情的贴切,讲究以形写神。杜牧的《江南春》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景物的客观性确使人质疑“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看得见”,然而恰是这样的表达扩大了诗作的容量,将江南大地春的明丽和迷蒙交融在一起,让人产生置身于无边的春色之中的欣悦。?   第二,诗歌比起其它文学文体,语义更多地受制于其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语境。诗歌语言不仅有被词、词组、句子、段落直接呈现的意义,还有不受词典意义限制的意义,即“言外之意”,阅读者会调动自己的文化背景创造出不同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理解,诗歌语言因为读者对作品空白点不同的“填补”能力出现相对的模糊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句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看似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客观陈述,有着汉文化背景的我们读起来却有时间易逝的惋惜、生命不可在复制的悲痛、英雄豪杰雄风不再的遗憾、甚至人事莫测的惶恐。杜鹃、蝉鸣、柳枝、明月,不过是自然界的事物,然而在诗歌中、在受传统文化浸润的读者眼中,它们就是哀婉、孤单、离别、相思。?   诗歌语言的模糊性特点给读者的想象、体验提供无限的空间,诗歌教学也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和思想。① 用绘画式的描述补充出抒情主人公形象,体验诗人情怀。在每一首诗歌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们有的直接以“我”这样一个意象出现,有的却隐藏在其它意象背后,想象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是对诗作情感体验的扩充和深化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