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贴近生活是作文教学第一要素
贴近生活是作文教学第一要素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从不欺骗任何人,而且永驻常新,总以最新鲜最深刻启迪人感染人。因而学生要作文就必须贴近生活,才能抒发真情实感,脱离生活实际的作文就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那么我们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从中撷取用之不尽的新鲜素材,真实而快乐地作文呢?
走进自然,感悟自然,以托物言志见精神。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最真实最鲜活也是最富于变化万千的。此山非彼山,此水非彼水,河流山川、花鸟虫鱼、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这一切的个体皆以其鲜明独特的个性张扬自己的本色、彰显自己的生命,才造就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与鬼斧神工。这与学生的作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鲜活有个性方能打动人。
大自然鲜活的个性需要我们零距离地去接触、去感悟,去挖???其中无穷无尽的最新鲜的作文素材,用心去揣摩、思考、感应,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将其中所蕴藏的情感挖掘出来,表现出来。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是会说话的,有感情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是水的柔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山的诡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春花出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荷花争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草的顽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木的萧瑟。正所谓“一草一木总关情”。大自然从不欺骗人类,因而来自大自然的情感总是真实而朴质,真切而动人。只要我们走进自然,留意观察、感悟,与山水为友,与花草为伴,以此为契机,寻找作文切入点,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并能巧妙地借助艺术手法将大自然的某种特点、情态与人的某种情感,或者社会的某种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寄予人的情怀,表现人的思想,或者针砭时弊,或者褒扬真善,或托物言志,或以物喻人,或借物抒情,或融情于景,自然属性只要做到了然于心,就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从中而来。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高中生在三点一线的校园里,学业又繁重,语文教师该如何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呢?其实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校园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明代学者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涧边听瀑声,觉耳中别有所不同。”更何况校园里有花草虫鱼、鸟语花香,有的还有假山池沼、亭榭楼台。春天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夏季骄阳似火,绿树成荫;秋天金风送爽,玉露生寒;冬季腊梅盛开,寒风凛冽。这与校外的大自然其实也没有多少两样,我们何必舍近求远?“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更容易”,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如此说。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成立写作兴趣小组,带领他们感悟校园一草一木,“静观万物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了解掌握这些自然事物的时令属性,其中的春华秋实,天寒地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都随时留心观察、记录,然后从横对比、交流讨论,寻找契机,让草木说话,让山水表情,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为一,由表及里,披情为文。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辨能力、整合能力,充分调动其主动探讨的积极性,发挥其群体智慧,又能积累最鲜活最真实的生活素材,避免作文矫揉造作,从而提高学生的高品位高人格。其次要走进课堂内外,引领学生学好学透语文课内外的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名篇。许多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名篇都是名家们感悟自然精心奉献给人类的精神食粮,学好它们是我们直接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周敦颐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及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名篇无不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品味之,品鉴之,品悟之,只要了然于心,作文能不信手拈来流光溢彩?
融入社会,感悟社会,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社会是个大熔炉,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因而优秀的学生作文必须跟上社会的脉搏,打上时代的烙印,这就要求学生要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取材社会。
首先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知。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高中生学习任务虽然繁重,但一定的劳动实践是必要的,那是为人之根本。在学校做值日生、劳动课劳动;放假在家,正是农忙或春种时节,教师与家长联系安排一定量的田间劳动,其间产生的种种苦辣、愉悦,都是自己劳动直接感受得到的,是最直接最真实,也是最铭心的。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就会珍惜劳动的成果,珍惜学习的机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劳动磨练了身心,磨难凝成了财富。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就会情动而辞发,其间流露的情感自然是真实感人的充满泥土味的气息,纯朴而久远。
其次可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挖孔桩工程量计算格式表格.xls VIP
-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静海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x VIP
- 室内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 VIP
- 5000tpd燃烧器技术介绍.pdf VIP
- 2023年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小学低年级传统文化故事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第4课 运动负荷的监控+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中级职称评审-人工智能工程-专业技术报告.docx VIP
-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廖威 主编 谭强 主审 第二章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