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计量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计量分析
摘 要:对经济增长结构变化的规律性进行精确的定理分析,该文借用钱纳里和赛尔昆的模型,对我国1978~2007年的经济结构变化进行估计。分析结果:1978~2008年期间,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从1978年的62.5%上升到2008年71.3%;第一产业贡献程度由1978年的19.7%下降到2008年的3.9%;第三产业贡献程度有了显著的增加。
关键词:模型;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回归分析
一、模型建立和数据来源
(一)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本文采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选用1978-2008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时将GDP数据用GDP平减指数换算成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GDP。本文采用的变量有:实际GDP、X是用比重来表示有关的经济结构,Y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收入(人均GDP),N是总人口数(年底数)。为了克服数据中的异方差和剧烈波动,分别对三个变量取对数,于是得到本文三个变量为lnY、lnX、lnN。
(二)模型
LnX=?琢+?茁1LnY+?茁2Ln2Y+?酌LnN+?滋(1)
其中,X是用比重来表示有关的经济结构,Y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收入(人均GDP),N是总人口数(年底数)
对(1)式Y求导,并乘以Y得:
其中(2)式表示经济结构的收入弹性,若观察期内人均收入(人均GDP)是增加的,(?茁1+2?茁2LnY)的估计为正表示该部门比重上升,(?茁1+2?茁2LnY)的估计为负表示该部门比重下降。(3)式表示经济结构的人口弹性。?酌的估计值表示总人口增加1%,若?酌>0则表示该部门比重上升个百分点;若?酌<0则表示该部门比重下降个百分点。
二、回归结果和分析
(一)生产结构变化的趋势
用(1)式对我国1978―2007年期间生产结构数据进行估计,解释变量是人均GDP(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在此以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和人口总数(年底数)
其中X1,X2,X3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GDP所占比重,它们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
1.第一产业回归结果
LnX1=28.88143+0.469162LnY-0.081197Ln2Y-2.658428LnN
(3.148749)(3.558289)(-7.572629)(-3.273703)
R2=0.999999R2=0.999999
D.W=1.403484 F=4352.659
??归结果说明:第一产业GDP比重的收入弹性是(0.469162―0.162394LnY),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部门生产比重下降,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人口弹性为-2.658428,表明如果收入水平不变,人口增长1%,则第一产业GDP比重下降7.66%
2.第二产业回归结果
LnX2=37.49796+0.362824LnY-0.013936Ln2Y-2.658428LnN
(7.824895)(7.083908)(-3.630364)(-7.991102)
R2=0.999962R2=0.999958
D.W=1.452195 F=96.59340
回归结果说明:第二产业GDP比重的收入弹性是(0.362824-0.027872LnY),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第二产业部门生产比重逐步提高;人口弹性为-3.370307,表明如果收入水平不变,人口增长1%,则生产比重下降3.37%
从此说明第二产业生产比重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上升,但上升速度又被人口增长产生的相反效应所减缓。
3.第三产业回归结果
LnX3=-5.2.21124-0.301225LnY+0.01729Ln2Y+4.445641LnN
(-17.42694)(-8.195543)(6.418044)(16.80395)
R2=0.999944R2=0.999938
D.W=1.77214F=2547.672
回归结果说明:第三产业GDP比重的收入弹性是(-0.301225+0.034592LnY),人口弹性为4.445641,这说明第三产业比重随着人口增长而大幅度上升,但上升速度又被人均收入增长产生的效应。
(二)就业结果变化趋势
再用(1)式对1978~2007年我国就业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其中N1,N2,N3作为解释变量,它们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比重。
1.使用第一产业就业数据得出的结果
LnN1=8.362440-0.259783LnY-0.032023Ln2Y-6.205529LnN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