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动派”诗歌主题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运动派”诗歌主题特征

浅析“运动派”诗歌主题特征   【摘要】“运动派”是20世纪50年代英国诗坛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派别。他们的诗歌崇尚日常、平凡,小而美的事物,真人真实在他们看来美丽可爱,笔下的英国风景也是真实可辨的。菲利普?拉金是“运动派”诗人中的典型代表人物。本论文试以拉金诗歌为例,来探讨“运动派”诗歌的主题特征。   【关键词】运动派;拉金;主题特征      1954年10月1日,伦敦《旁观者》(Spectator)周刊头版登出一篇无署名文章,题为《在运动中》(In the Movement),文中首次将“运动”一词大写并加以定冠词(The Movement),用以特指一群新作家的涌现。1955年D.J.恩赖特编写的《20世纪50年代的诗人》和1956年罗伯特?康奎斯特编选的《新诗行》标志着运动派的正式形成。代表人物有金斯利?艾米斯,约翰?韦恩,唐纳德?戴维,伊丽萨白?詹宁斯和菲利普?拉金等九位诗人。其中菲利普?拉金是运动派代表的核心人物。   1.日常,平凡,小就是美   运动派最崇尚的是平凡之美。他们有意躲避大题材和崇高风格,认为这些都是装腔作势。反对大文学,大诗人就成了运动派的一个创作原则。在反对大文学的同时,他们有意的去提倡小文学。在他们看来。小就是美,就有人情味。小文学有着许多大文学所缺少的优良品质。例如对普通和日常家庭事物的兴趣,敏感,幽默,谦逊,善意的嘲讽等。因此,平凡,日常就成了运动派的作品观。拉金在谈论自己的诗歌创作时曾说:“我不想超越平凡,我过着一种非常平凡的生活。日常事物在我看来,美丽可爱。”①战争结束了“英雄时代”,人们不想去关注那宏大主题的诗,只想过着一种平凡宁静的生活。于是各种平凡的小人物相继出现在拉金的诗作中。的确,纵观拉金的全部诗作,我们几乎找不到一首不是写平凡人的小事的。例如拉金诗歌《昨日出生》。   愿你普普通通;   像别的女人一样,才智平平:   不丑也不漂亮,   没什么不寻常之处   使你失去平衡,   那只会干扰其他方面,   自身也并无大用。实际是,愿你笨手拙脚――   假如说这就叫做   巧妙的、机警的、灵活的、   不动声色的、令人迷惑??   捕捉幸福的手段。   在这首诗中,拉金一反祈愿新生女婴长大后美丽出俗的习俗,竟希望她平凡甚至笨拙,认为那样才会轻易而巧妙的获得幸福。   在《去教堂》中,“我”就是福利国家初期一般英国人的典型形象:“没有帽子,我摘下裤腿上的骑车夹子表示敬意”。自行车夹子是20年代英国平民用来防止裤腿被车轮弄脏的日常小饰物。拉金对平凡的推崇,实际上正是维护英诗传统,展现英国本土特性的一种体现。在拉金看来,平凡普通是合乎人道的美德,也是英诗的一个伟大传统。从乔叟到莎士比亚到华兹华斯到哈代,他们都关注平常人物的刻画。只有当现代主义的介入后,英国文学传统才出现了一时的中断。拉金对平凡的崇尚,实际上也是维护传统的体现。   2.崇尚真人真事   就性质而言,运动派的诗歌题材可以说具有三大特性,即个人性、英国性和当代性。这与他们的经验主义态度的导向有关。经验主义要求运动派写真人真事。而最真实的真人真事莫过于诗人自己通过耳闻目睹、亲身经历而获得的直接经验。所以,运动派主张把一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当作诗歌题材的一个主要来源。在这一点上,拉金表现的尤为突出。他在恩赖特所编的《20世纪50年代的诗人》一书中宣称:“我写诗是为了保存我所见、所思、所感的事物……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虽然我觉得我主要的责任是对于经验本身,我一直在试图为其自身的缘故使之免于湮没。后来,拉金在谈论托马斯?哈代对他的影响时说:“我读到哈代时才有一种解脱感,即我无需努力去抬高自己去迎合一种存在于我生活之外的诗歌概念---一个人可以径直退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中觅取写作素材。”②拉金在诗歌中崇尚经验主义,即描写个人真实的生活经验。拉金所写的个人经历大多是每个普通人都有可能遇到的真人真事。纵观拉金的全部诗作,其中写个人生活经验的的确占多数,例如《去教堂》、《降灵节婚礼》、《多瑞克和儿子》、《布里尼先生》、《我记得,我记得》《题一位年轻女士的相册》等等。如《去教堂》中,诗人首先在一二节里以叙事和描写的笔法客观而细致的再现了独自参观一座空荡荡的教堂的所见。三至六节写诗人站在教堂里的主观所思:将来教堂废而无用了,如果我们只保存几座定期开发,展出锁在陈列柜里的各种圣物,而让其余的被风吹雨淋,那么它们会变成什么样呢?最后一节是一般性的总结。拉金采用三段式结构,讲述个人所经历的事情,发表种种感想,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去教堂所代表的人类生活重要阶段――出生、结婚和死亡的结合。   3.真实的描写战后英国风貌   “英国性”是运动派诗歌的一大特性。这种“英国性”不仅体现在真实的描写身边的人物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