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文学让作家致富,作家给了孩子什么?
儿童文学让作家致富,作家给了孩子什么? 2010年11月18日 14:56:12 来源: 深圳商报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窗体顶端
【Email推荐:
】
窗体底端
▲从作家富豪榜不难看出,儿童文学已成为培养“作家富豪”的摇篮。
2010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出笼,基本情况是文的卖不过武的,大的卖不过小的,本地的卖不过外来的。最突出的感受是孩子的钱最好赚,儿童文学简直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富矿。
塑造出马小跳的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今年稳居作家富豪榜的冠军,2500万元的收入,对那些有志于靠写作赚钱的年轻人来说,真是竖起了一面大旗。除了《笑猫日记》,马小跳还直接进了教辅,教作文、教数学,左手历史右手地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按这样的势头,明年杨红樱再登作家富豪榜榜首不敢说,前三甲肯定稳拿。
今年富豪榜上的探花郑渊洁也是杨红樱的同盟军,皮皮鲁和鲁西西让他戴稳了儿童作家的头衔。前一段他随便抽出一封当年小粉丝写给他的信,在微博上搜索,结果花了不到40分钟就搜到了。这位小粉丝在深圳,他记得给偶像写过的信,甚至可以脱口而出当年的热线电话,一个童话记忆延伸出一段美好的现实奇迹。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九的尹建莉,她以 448万元跻身前十,与排名第八的韩寒的收入仅差了12万元。要知道韩寒出小说办杂志,收入是四面开花的。但尹建莉作为一个教育专家,仅仅出了两本书,她那本著名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长期在畅销书排行榜上位居前列。她的上榜再次证明,和孩子沾边儿的图书都有机会赚得盆满钵满。
用今年新加的《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验证一下,儿童文学的魅力可谓中外一致。位居首位的毫无疑问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奥地利作家布热齐纳排名第二,代表作品是《冒险小虎队》。《冒险小虎队》从2001年9月落户中国以来,连续23次荣登“中国少儿畅销书榜”榜首,被誉为“中国少儿第一畅销书”。
顺着这个榜单往下捋一遍,排名第11的日本作家黑柳彻子讲述她美妙童年故事的《窗边的小豆豆》,在中国妈妈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巴学园已经成了妈妈心目中理想学校的代名词。紧跟在黑柳彻子后面的美国作家柯尔的《神奇校车》也是孩子们喜爱的读物。排名17的法国作家约里波瓦《不一样的卡梅拉》,从两岁到七岁的孩子一律拿下。排名第19的法国作家玛莉·阿丽娜·巴文的《小兔汤姆系列》,让她十年间从中国赚走了200万元的收入。
两个榜单读下来,结论是:孩子的钱真好赚。
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别只盯着孩子的钱。
中国眼下有五六百家出版社,其中有30多家专业少年儿童出版社,却有530多家出版社在出少儿图书,而儿童文学在少儿图书当中又占有40%的份额。也就是说,儿童文学在少儿图书中一直是出版的主力。但与欧美国家儿童文学图书出版份额占近一半的数据相比,目前我国儿童文学图书约占少儿图书出版数量的27%,还远远不够,与我国3.67亿儿童的庞大市场相比,国内儿童文学图书出版潜力巨大。
但是在消费文化时代,儿童文学良莠不齐。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表达了对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写作状态的警醒和担忧,儿童们面临着泛滥成灾的无意义的、劣质的、蛊惑人心的、使人变得无知和愚昧甚至使人堕落的书。
仔细来看,儿童文学创作中首先是读者多,作者少;其次是作品多,精品少。而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受利益驱使,走向市场化写作的道路,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化和精神世界发掘得远远不够。再加上儿童文学批评同样缺失, 最典型的毛病就是儿童文学成人化。很多图书打着儿童文学的招牌,但仔细看去,只是假儿童真大人。
很多儿童文学创作者不是不会,而是不愿用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早在1956年就提出“童心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我觉得现在的儿童文学创作者不妨重新掂量一下陈老的创作观,或许会有所悟。
今年作家富豪榜因为新增了外国作家近十年在中国赚走的钱,引发了我国作家出外赚钱的能力很弱的感慨。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下,赚钱能力固然是一项硬指标,但回到儿童文学这个领域,我觉得除了关注我国儿童作家在国内外的赚钱能力以外,还得关心一下他们的作品在世界儿童文学中的地位和高度。
10月下旬召开的第十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上,有专家提出要正视中国儿童文学在世界儿童文学高度面前的矮小和缺失。浙江师范大学韦苇教授最关心的问题是,我们中国,过去和现在有多少作品、有哪些作品可以去丰富世界儿童文学的宝库?世界儿童文学如果评选最优秀的100个作品,其中能有几个来自中国?
儿童文学作家赚了钱是好事,但是给了孩子们什么样的滋养是另一回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