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一、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1、谭其骧《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学术月刊》1982年第11期。2、谭其骧《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载《文汇报》1991年1月6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1辑。3、谭其骧《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历史地理》第10辑(1992年)。4、侯仁之《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新建设》1950年第11期。5、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刍议》,《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年第1期。6、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第1期。7、侯仁之《再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历史地理学专刊。8、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9、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和发展》,《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1期。10、史念海《中国古都学刍议》,载《浙江学刊》1986年第1、2期,又载《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出版)。11、史念海《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辑。12、黄盛璋《论历史地理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地理集刊》第7号(1964年)。13、黄盛璋《论绿洲研究与绿洲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14、黄盛璋《论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15、黄盛璋《历史地理与历史学》,《史学月刊》1983年第1期。16、邹逸麟《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复旦学报》1984年第5期。17、邹逸麟、吴松弟《重视历史地理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求是》1993年第7期。18、周振鹤《建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设想》,《历史地理》第15辑(1999年)。19、葛剑雄《研究中国移民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20、葛剑雄《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文汇报》2000年11月4日。21、韩光辉《历史地理学发展之中西比较》,《历史地理》第13辑(1996年)。22、朱士光《关于当前加强历史地理学理论建立问题的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23、王妙发等《关于“都市(城市)”概念的地理学定义考察》,《历史地理》第10辑。24、盛叙功《历史地理刍议》,《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增刊。25、曾昭璇《我国某些历史地貌学问题的刍议》,《地理研究》1983年第2期。26、马正林《论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历史地理》第9辑(1990年)。27、胡阿祥《拓宽加深中国地名学史的研究》,《中国方域》1993年第1期。28、王振忠《社会史研究与历史社会地理》,《复旦学报》1997年第1期。29、尹国蔚 《历史地理学科性质评议》,载《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2期。30、王社教《历史农业地理学刍议》,《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31、陈国生《关于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学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32、李令福《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陕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33、黄盛璋《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5期。34、李并成《西北民族历史地理研究刍议》,《甘肃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35、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地理学思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辑。36、龚胜生《历史医学地理学刍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辑。37、雍际春《论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内容及其任务》,《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辑。38、赵海军《论历史科技地理》,《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39、曹婉如、唐锡仁《“地理”一词在中国的最早出现及其含义》,《地理》1961年5期。40、曹婉如《十七、十八世纪中国自然地理学思想的特征》,《科学通报》1960年20期。41、鞠继武《试论中西古典地理学思想渊源》,《地理研究》1992年第1期。42、孙关龙《试析中国传统地理学的特点》,《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年第2期。43、孙关龙《中国传统地理学分期新探》,《地域研究与开发》1992年第1期。44、赵荣《论两汉时期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2期。45、赵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地理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年第1期。46、赵荣《试论影响隋唐地理学发展的原因》,《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4期。47、孙寿荫《试论明清时期地理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