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县委书记在全县西部大开发动员会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在全县西部大开发动员会上的讲话
西部大开发 *勇向前
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研讨会上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标志着西部开发已由“启动期”转向“高潮期”。这一高潮的到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及“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也是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有利时期。为此,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重审县情,理清思路,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做好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继续发扬“团结奋发,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乘势而上,创造新的业绩。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一、迎接西部大开发,必须把握优势,坚定信心,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一直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只能从东到西,一步一步推移;地区经济的发展,完全靠国家投资、政策支持,只能按国家计划梯度推移。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来看,凡是能够抓住机遇,打破经济技术梯度推移理论的束缚,发挥自己优势的地区,就能比其他地区更快发展起来,甚至可以超过原来经济发达的地区,实现跳跃式发展。
我县是中国西部地区开发条件较好、吸引力较强、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完全可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大有作为、实现县域经济的跳跃式发展,这是因为:第一,我县具有丰富密集的资源。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是建设山川秀美的大西部。我县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引黄灌区耕地面积20多万亩,土地肥沃,排灌畅通,是西北重要的粮食、畜产品、枸杞、果品、水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新开发区累计开发土地40多万亩,是我区主要的经果林基地。山区土地广阔,草原面积达250多万亩,是我区杂粮、油料、甘草、发菜、滩羊、绒山羊的主要产区。矿产资源丰富,有石膏、煤炭、石灰石、石英、重晶石等多种矿藏。煤炭探明储量5亿吨;已探明石膏储量24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开发前景极为可观。今年我县重点建设的1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60万平方米纤维石膏板、10万吨粉刷石膏粉和石膏峰窝夹心墙板、石膏涂料项目、30万吨旋道窖水泥生产线,都是立足这一资源优势而开发建设的;电力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发电量和煤炭产量名列全国前茅,今年即将开工的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和列入自治区“十五”计划的大柳树水电工程,总装机容量可达173.2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78.1亿度,不久的将来,我县将成为西北地区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为大力发展我县高耗能工业,如冶金、化工、建筑建材业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托密集的资源优势,实施一体化经营的大战略,我县完全有希望、有可能建成西部的“鲁尔工业区”。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境内有驰名中外的沙坡头、恢宏奇巧的高庙及全国“四大地狱”之一的高庙地狱,规模宏大的*岩画及楼阁、古长城、寺观,古老的水车为国内外学者和游客所瞩目。我县人才资源也较为丰富,加之素有文化县之称,劳动者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较高,近十几年来每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有几百人,1995年,全县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达5973人,企业管理人员达846人,到“九五”末,我县人才总量将达到8233人,每万名社会劳动者中拥有人才426人。第二,*具有独特的区位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我县东连陕晋,西通甘新,北抵内蒙,南达川滇,“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西大门;为丝绸之路边陲要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南距兰州300公里,北距银川178公里,是南来北往的桥头堡、东进西出的交汇点,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之说,被誉为“塞上明珠”。铁路运输起步较早,60年代初期包兰铁路就已通车,目前客运列车可直达10个省会城市,有西北第二大编组站,已建成运营的包兰铁路、中宝铁路、甘武铁路和即将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中太铁路,正在或即将兴建的中宁至*营盘水高速公路、*至静宁公路,与卫青公路构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依托这些优势和区位条件,我县不仅可以成为西北地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交通大县,而且正在成为西部大开发中基础设施投资热点地区。如沙坡头低坝、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建设等一批大型重点工程投资达20多亿元,必将改善我县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东部资金、国外资金聚集而来,形成规模空前的*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高潮。第三,*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建国以来,全县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2500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78年的23747.7万元增长5.3倍;工农业总产值达120500万元,比解放初期1950年的954万元增长158倍,比1978年的8138万元增长18.4倍;地方财政收入达7583万元,比1950年的64万元增长118.5倍;经济建设规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