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训资料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技术
现场调查采血(略) 被采血者必须符合采血要求。 采血员应符合方案对资质的相关要求。 及时提醒被采血者服葡萄糖水后2小时,进行第二次采血。 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血样的现场处理、运输、交接、保存。 实验室必须经过性能验证,每天进行室内质控。 调查完成后的质控措施 问卷收集保存 血样的运输和保存 对被调查者的信息反馈 数据处理环节质量控制 现场调查后 设专人负责问卷、质控等表格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设专人负责将需要反馈给被调查者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清点保存,按照要求反馈给被调查者。 现场调查后 采血后2周内将血糖、血压等结果反馈给被调查者。 若有其它检测指标,应根据检测时间及时将结果反馈给被调查者。 现场调查后 使用统一的录入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所有问卷均要求二次录入。并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 数据录入误差小于5‰。 对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清理并及时反馈。 现场调查后 设专人负责数据库的备份工作。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尽可能开发利用和数据,为政策制定、科研等提供帮助。 八、数据分析及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的撰写 明确目的:阐述什么问题 描述现象 阐明趋势 分析原因 提出建议 明确读者:针对哪些读者 政府官员 居民 专业技术人员 媒体 体现: 科学性 专业性 监测报告的撰写 根据读者对象不同: 1. 给政府看的报告—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目的 引起政府的重视,促进多部门合作,加大人力财力投入 要求 展示城乡居民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状况及变化趋势,特别是农村地区严重 展示城乡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分析城乡差别原因,提出建议 2-3页左右 监测报告的撰写 根据读者对象不同: 2. 给居民看的宣传资料—通俗易懂、避免专业词汇、图文并茂,有措施、有建议 展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状况的严重性及对健康危害(用数字、图片说话) 哪些是可预防控制的问题 预防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如何做 监测报告的撰写 根据读者对象不同: 3.给媒体的报告(新闻稿)—精雕细琢,既要反映主要问题,又不要让敏感问题引起媒体的炒作 展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对流行状况严重性及对健康危害 哪些是可预防控制的问题 预防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如何做(政府、专业机构、居民等) 监测报告的撰写 根据读者对象不同: 4. 给专业人员看的报告—阐明调查内容、方法和技术及分析方法等,附加表和图,并有深入的分析及建议 反映不同地区和人群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状况及变化趋势的核心、扩展信息等 对政策和防控措施的效果评估 提出建议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字数根据调查内容确定(本内容的报告至少20页) 第一部分 概述 一、背景 二、监测目的 三、监测对象、内容与方法 四、抽样设计: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凑样 五、统计分析方法:加权方法 六、分析指标相关定义和标准 七、样本代表性评价 八、质量控制 第二部分 调查结果 第三部分 主要发现和建议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框架 第一部分 概述 背 景 监 测 目 标 质量控制 监测对象内容方法 样本代表性评价 抽样设计 数据库结构及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指标及相关定义标准 第二部分 调查结果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性别构成 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核心指标体系 饮酒率、有害饮酒率、危险饮酒率、短暂性大量饮酒率 饮酒 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管理率 高血压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率、红肉摄入过多率、食盐、食用油摄入量 饮食 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 控制率、管理率 糖尿病 经常锻炼率、从不锻炼率、身体活动不足率、静态行为时间 身体 活动 患病率 血脂 异常 现在吸烟(每日)率、吸烟量、开始每日吸烟年龄、戒烟率、二手烟暴露率 吸烟 超重率、肥胖率 超重 肥胖 2.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 2.1 超重与肥胖 2.1.1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体重(千克)/身高(米)2 2.1.2 超重者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标准 超重:BMI≥24.0,且BMI28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 超重:BMI≥25.0,且BMI30 2.1.3 肥胖者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标准 肥胖:BMI≥28.0 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 肥胖:BMI≥30.0 2.1.4 超重率 超重者占总人群的比例 2.1.5 肥胖率 肥胖者占总人群的比例 2.2 高血压 2.2.1 高血压患者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已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3《Keep Fit》全单元教学课件.pptx
- mngs临床应用专家共识.pptx VIP
- 《室内天麻种植技术》(室内怎样种植天麻).pdf VIP
- 2025年免疫治疗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治疗的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项目6 基础制动装置与停放制动装置检查与维护《电力机车制动系统检查与维护》.pptx VIP
- 康美灌装机.doc VIP
- 外加剂检验记录(随机自动计算表).xls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经济学原理(上):中国故事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 VIP
- 王若峥课件-CRTOG靶区勾画髓母细胞瘤修改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