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常 分娩教程文件.ppt
正 常 分 娩;目的和要求;定 义;分娩(delivery);第一节 分娩动因 ;内分泌控制理论
孕妇方面;
胎儿增大,胎盘供应相对不足 胎儿垂体分泌ACTH 肾上腺分泌大量皮质醇 经胎儿胎盘单位合成E3 蜕膜内PGF2α合成增加 子宫收缩。
;神经介质理论;第二节 影响分娩的因素;产 力; 节 律 性;节 律 性;对 称 性;极 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宫底部收缩力的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2倍,此为宫缩极性。;腹肌及膈肌收缩力; 产 道; 骨 盆 入 口 平 面;;;; 中 骨 盆 平 面;; 骨 盆 出 口 平 面;;;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子宫下段的形成
子宫下段由非孕时长约lcm的子宫峡部形成。妊娠12周后逐渐扩展成为宫腔的一部分,至妊娠末期逐渐被拉长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的规律宫缩进一步拉长子宫下段达7-lOcm,肌壁变薄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
;生理缩复环
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有一环状隆起,称生理缩复环,正常情况下不易从腹部见到。
;病理缩复环
临产后,当产程延长、胎先露部下降受阻时,强有力的阵缩使子宫下段逐渐变薄而宫体更加增厚变短.两者间形成明显环状凹陷,随产程进展,此凹陷会逐渐上升达脐平甚至脐上,称病理缩复环。;;宫颈的变化
宫颈管消失 (2-3cm)
宫口扩张(10cm)
骨盆底、阴道及会阴的变化 ; 胎 儿;足月胎头
顶骨、额骨
颞骨、枕骨
矢状缝、额缝
冠状缝、人字缝
前囟门-大囟门
后囟门-小囟门
; 胎头径线
双顶径(BPD):9.3cm
枕额径:11.3cm
枕下前囟径:9.5cm
枕颏径:12.5cm。;精神心理因素; 第三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枕左前位分娩机制;衔 接;; 俯 屈; 内 旋 转; 仰 伸; 复位及外旋转 ; 胎 肩 娩 出;第四节 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与分期;临产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总产程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到宫口开全。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胎膜娩出。 ;第 五 节 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观察产程及处理;;;3.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产程图
;宫口扩张曲线;活跃期;胎头下降;4.胎膜破裂;5.精神安慰
6.测血压:间隔4-6h
7.饮食
8.活动与休息
9.排尿与排便; 10.肛门检查 间隔:临产后1次/2—4h,宫缩频且强或经产妇应适当缩短。内容:;;11.阴道检查;第六节 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处 理;;(3)接产步骤;;;;;;;;;处 理;(5)会阴切开术
会阴左侧后-斜切开术。
会阴正中切开术。
;;;;第 七 节 第三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处 理;;;协助胎盘娩出 ;检查胎盘胎膜
牛乳测试法
;;; 检查软产道 ;预防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 者称产后出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子宫收缩乏力
胎盘因素
软产道裂伤
凝血功能障碍
;促使胎盘迅速剥离减少出血 ;胎盘娩出后出血;;;观察产后一般情况:;分 娩 镇 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