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眼眶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宣讲培训.ppt
2015年7月14日病例随访讨论 影像科 陈潭辉 眼眶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MR0172267) 眼眶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概述 眼眶淋巴增生性疾病是病理上以淋巴细胞 增生为特点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属于结外 淋巴病变,它代表了淋巴细胞从良性反应 性增生到恶变的一个连续的疾病谱。 眼眶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概述 根据病理形态学中的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 1 (炎性假瘤):正常的淋巴细胞 2 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增生更活跃 3 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增生的淋巴细胞出现生发中心外核分裂像 4 恶性淋巴瘤:较单一的不成熟的淋巴细胞或明显异型性的淋巴细胞组成 有时单纯光镜组织学鉴别困难,要进行免疫组化! 眼眶淋巴瘤 眼部的真正淋巴样组织仅限于眼睑、结膜和泪腺等眶隔前部,眼眶内缺乏淋巴样组织,故眼眶淋巴瘤一般先发生于泪腺与眼球周围的眶前部,然后向眶内侵犯。 眼眶淋巴瘤大多数原发于眼部,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以成人多见,发病高峰为50~70岁,可双侧发病。约占全部淋巴瘤的0.01%。 眼眶淋巴瘤 眼眶淋巴瘤的特点: 5、CT表现:平扫密度均匀,类似眼外肌密度,液化坏死少见,钙化罕见。增强轻-中度均匀强化。 MR表现:T1WI呈等或稍低、T2WI呈稍低或略高、增强扫描中-明显均匀强化。 动态增强呈快速上升,45-120秒达高峰,对比指数小于2。 Case1 眶壁骨质常无破坏 T2信号低 +C +C DWI case2 T2 FS case3 放疗后 case4 沿肌锥外间隙向后延伸生长,肿块后缘呈锐角, 即呈铸型生长。 眼眶淋巴瘤 鉴别诊断 1、各类型淋巴增生性疾病 2、炎症 3、眼眶恶性肿瘤 4、混合瘤等良性肿瘤 MR0165289淋巴瘤 眼眶炎性假瘤 根据炎症累及范围可分为六型:眶隔前炎型、肌炎型、泪腺炎型、巩膜周围炎型、神经束膜炎型, 弥漫性炎性假瘤;以肌炎型、泪腺炎型及弥漫性多见 单侧眶内肌锥内不规则软组织块影,界模糊不清,眼肌及视神经常受累,眼肌增粗为常见表现,其信号不均,T1WI和T2WI上一般均呈低信号,部分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 增强后中度至明显强化; 眶尖脂肪信号消失。 眼眶炎性假瘤 弥漫性炎性假瘤 1.CT密度及MR信号特点与淋巴瘤相似 2.发病部位略深、累及的组织结构边界更为模糊、眼外肌增粗以肌腱附着处明显、增强扫描眼环强化。 3.临床上一般有炎症的临床表现,如疼痛等 4.激素治疗有效 MR0175074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伴微脓肿形成 泪腺增大合并眼外肌增粗是炎性假瘤较为特异的征象 右侧泪腺、上直肌、下直肌肿胀,T2信号增高 右眼睑肿胀,右前房体积变小,玻璃体内信号混杂 MR0199138泪腺混合瘤 * * 炎性假瘤有不同看法。后三种称淋巴瘤。 粘膜相关性淋巴瘤 反应性增生及不典型增生鉴别困难,要免疫组化 淋巴瘤 炎症假瘤 (肌腹与肌腱同时增粗,以内直肌和上直肌最易受累) 肉芽肿性炎症伴微脓肿形成 眼眶非特异性感染 泪腺混合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