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讲__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山东 大学 物理 学院 电动力学 课件教材课程.ppt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电磁现象与经典力学原理的矛盾 如果把伽利略(Galileo)变换应用于描述电磁现象的真空中电磁场的达朗贝尔方程,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电磁现象与经典力学原理的矛盾 真空中电磁场的达朗贝尔方程变化为: 可见,伽利略变换下,波动方程不是不变的。 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不能成立。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解决这一矛盾的三种可能选择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解决这一矛盾的三种可能选择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解决这一矛盾的三种可能选择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电动力学》第14讲 第三章 狭义相对论 (1) §3.1 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教学体系 Maxwell方程组 Maxwell方程组 标势 的Poisson方程 静磁场的矢势 根据矢量分析的定理(附录Ⅰ.17式), 若 则 B 可表为另一矢量的旋度 A 称为磁场的矢势。 矢势微分方程 对比静电势的解第二章(1.7)式可得矢势方程(1.8)式的特解 式中x 是源点,x是场点,r为由x 到x的距离。 达朗贝尔(d’Alembert)方程 若采用洛伦兹规范,得 称为达郎贝尔方程 推迟势 可以验证A和φ满足洛伦兹条件。 推迟势 推迟势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反映了电磁作用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空间某点x在某时刻t的场值不是依赖于同一时刻的电荷电流分布,而是决定于较早时刻t ? r/c的电荷电流分布、反过来说,电荷产生的物理作用不能够立刻传至场点,而是在较晚的时刻才传到场点,所推迟的时间r/c正是电磁作用从源点x 传至场点x所许的时间,c是电磁作用的传播速度. 推迟势 除了电磁作用之外,其它一切作用都通过物质以有限速度传播.事物总是通过物质自身的运动发展而互相联系着的,不存在瞬时的超距作用.这点正是相对论时空观的基础. 本讲主要内容 1、相对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 2、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3、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相对性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 4、洛伦兹变换 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1.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 在历史跨入新世纪的日子里,英国科学界声名显赫的元老开耳芬勋爵,于1900年4月27日在皇家学会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讲演。 文章一开始,开耳芬就开门见山地写道:“动力学理论断言热和光都是运动的方式,可是现在,这种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被两朵乌云遮蔽得黯然失色了。第一朵乌云是随着光的波动论而开始出现的,菲涅耳和托马斯·扬研究过这个理论;它包括这样一个问题:地球如何通过本质上是光以太这样的弹性固体而运动呢?第二朵乌云是麦克斯韦—玻耳兹曼关于能量均分的学说。” 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1.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 关于第一朵乌云,即“以太和可称量物体的相对运动”,开耳芬回顾并分析了物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认为,如果我们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基本的以太和物质的关系,以代替旧的使人为难的观念——当物质原子相对于它们周围的以太运动时,原子就要排除它们前面空间中的以太——那么就可以使所有现象更快地得到充分解释。 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1.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 开耳芬十分赞同菲涅耳的观点,按照菲涅耳的静止以太说,如果忽略地球自转和整个太阳系的运动,那么在平行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切线上理应存在每秒三十公里的以太流。“但是,哎呀!与该结论相抵触的事发生了,地球大气中的以太相对于地球并不运动”,迈克耳逊和莫雷精心完成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该实验的结果可以保证是可靠的”,“无论在实验的设想方面或实施方面,我无法看出任何缺陷”。 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1.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 然而,斐兹杰拉德和洛仑兹各自独立地做出的“出色建议”似乎已经摆脱了面临的困境,使得“实验结果不能驳倒以太通过地球所占空间是自由运动着”的结论。尽管开耳芬倾向静止以太说并赞同收缩假说,但是他好像还是理智地认为,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他在这里对此持谨慎态度:“恐伯我们还必须把第一朵乌云看作是很浓密的。” 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1.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 开耳芬用大部分篇幅详细讨论了“第二朵乌云”。他简单地回顾了能量均分学说产生的过程,分析了该学说的内容和遇到的因难,他特别列表指出双原子或多原子气体比热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际观测值的距离。开耳芬断言:“与观察的明显偏离绝对足以否证玻耳兹曼—麦克斯韦学说”,“事实上,玻耳兹曼—麦克斯韦学说的偏差比我们列举的还要大”,“实际不存在玻耳兹曼—麦克斯韦学说与气体比热真实情况相符的可能性。” 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1.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 他在文章中极力强调两个大胆的结论:就玻耳兹曼—麦克斯韦学说而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