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6篇 章 亚当·斯密 外国经济思想史课件.ppt

第6篇 章 亚当·斯密 外国经济思想史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篇 章 亚当·斯密 外国经济思想史课件.ppt

* 第6章 亚当·斯密 6.1 生平和著作 6.2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6.3 分工、改良和交换及货币理论 6.4 价值理论 6.5 收入分配理论 6.6 资本积累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6.7《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一个只有1500人口的小镇柯尔卡迪,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9年,出版首部成名作《道德情操论》,此书不仅论述了道德或伦理问题,也涉及到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 1764年,斯密辞去教职,担任年轻的巴克勤公爵的私人教师,陪同他访问了法国和瑞士的重要一些城市。1767年,斯密返回故里,专心著述,用了近10 年的时间(6年写出初稿,3年修订),于1776年出版巨著《国富论》。1778年,出任苏格兰海关税务局专员,定居爱丁堡,从此忙于公务。 左图:担任海关税务局专员时的斯密 6.1 生平和著作 晚年的斯密健康状况恶化,已不能继续写作。他不愿意将未能完成的作品留于世人,在辞世前不久,销毁了自己尚未完成的、大约有18本装订好的手稿。1790年7月17日,斯密与世长辞,葬在卡农加蒂教堂的墓地。简朴的墓碑上写着:“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作者,长眠于此。” 图:亚当·斯密的墓碑 6.2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1)《国富论》的核心概念国民财富是国民收入。斯密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富裕,是指全体人民的普遍富裕。他从消费者利益出发提出了衡量富国裕民的标准,即衡量一国的富裕程度在于消费者所希求的价廉物博。 (2)斯密提出,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增加财富总量只有两种办法:第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是增加有用劳动的人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文版 6.3 分工、改良和交换及货币理论 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研究 (1)斯密说明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指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点原因。他指出,分工的深度和广度要受交换能力即市场范围的限制。 (2)斯密特别重视科技发明和工艺改进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斯密所谓的改良,是指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 (3)斯密实际上是把交换看成是人的社会依赖性的必然结果。他认为,交换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十分便捷地利用其他人由于业专而日进所形成的特殊才能,通过互惠互利而增进彼此的福利。 6.5 收入分配理论 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首次正确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他按照人们占有的生产条件和获取收入的形式,把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 (1)只有自身劳动、以劳动挣得工资的工人阶级; (2)占有资本,来购买劳动获取利润的资本家阶级; (3)占有土地,以出租收取地租的地主阶级。 斯密提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全社会的基本收入,其他收入,如利息、租金等都是这三种收入派生的。 6.6资本积累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斯密认为,资本增加的原因在于勤劳、节俭和谨慎,资本减少的原因是游惰、奢侈和妄为。因此,所有对个人来说是美好的品德都有利于财富的增加,因此,游惰、奢侈和妄为都是公众的敌人,而勤劳、节俭和谨慎都是社会的恩人。 (1)斯密从资本积累的角度界定勤劳和游惰的含义; (2)勤劳和游惰说明过去收入转化为资本的比例,而节俭和奢侈则说明当年收入转化为资本的比例。斯密非常重视节俭对资本积累的作用; (3)谨慎是勤劳和节俭的重要辅助,也是有助于财富增长的重要品德。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研究了谨慎的必要性。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