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代学术思想〈汉-魏晋南北朝〉
歷代學術思想〈漢-魏晉南北朝〉
三、兩漢--經學
今 古 文 經 的 比 較 今文經 古文經 由來 漢文帝時,宿儒口授寫下。 ??? 漢景帝~武帝間,魯恭王在魯壁得之。 興起 西漢初 西漢末 盛行 西漢 東漢 字體 隸書 蝌蚪文-古文。 崇奉 孔子 周公 解
說 孔子 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 史學家 六經 孔子所作 古代史料 重點 微言大義 章句訓詁 陰陽
災異說 喜談陰陽災異,相信緯書。 少談陰陽災異,不信緯書。 立學官 兩漢 王莽時〈平帝、孺子嬰、新〉 消長 1.東漢安帝後:盛極而衰。
2.清末:再興盛。 安帝之後盛,直至清朝中葉。 貢獻 西漢以經學為興王致治之學。
例如:尚書禹貢--可供治河;洪範--可察時變;詩300篇--可當諫書。
春秋--國有大疑,引春秋為斷。 訓詁有助於史料的考訂與史實的解釋。 ※ 演 變 --
1.經秦始皇焚書與項羽火燒咸陽,使經學慘遭浩劫。
2.西漢:朝廷建立的學官是今文經學。
3.王莽:古文經始立於學官,西漢末~新朝,今古文並列於學官。
4.東漢:
a.初期:朝廷建立的學官,是今文經學。
b.安帝以後:博士倚席不講,今文經學盛極而衰,民間古文經學轉盛,大師輩出。
c.末年:鄭玄遍注群經,打破家法,兼採今古文之說。
5.魏晉~清朝中葉:古文經學仍保持優勢,今文經學繼續衰微。
6.清末:因外力入侵,今文經學又興盛起來。
§歷史上經學兩次分裂與爭執--
1.兩漢之際:
a.西漢哀帝時:劉歆建議將古文經列於學官,引發爭執。
b.結果:東漢末年,鄭玄兼採今古文之說。
2.東晉以後:
a.情形:經學分南北兩派。
甲.南派--宗魏晉人《王肅》傳注,重清通簡要。
乙.北派--宗晚漢《鄭玄》經說,重淵綜廣博。
b.結果:唐太宗命孔穎達參酌南北經說,撰成《五經正義》,做為明經科考試的依據。
四、魏晉南北朝--玄學
※興起因素:
1.外緣因素:社會變動,政治黑暗,兵災踵起,思想得以解放。
2.內在因素:
a.個人精神自覺。
b.漢末章句訓詁之學日漸繁瑣,要求儒學簡化思考另一套新的天道觀,以求安頓身心。
c.形名之學的刺激,討論名實關係,由政治擴大到思想問題上。
階段 時 間 代表 主要根據 主張 結果 1 曹魏
正始
年間 何晏
王弼 周易
老子 1.提出自然與各教關係。
2.宇宙萬物根源於無。 1.修正漢人的象數、感應之學。
2.會通儒家、道家。 2 西晉
時期
惠帝
元康
年間 竹林
七賢 莊子 儒道衝突:
1.由來:司馬氏政權常假借傳統的倫理規範箝制士人的批評,摧殘素負清譽的士大夫。
2.主張:
a.名教束縛人性發展。
b.自然與名教難以並存。 儒道
不易調和。 懷帝
永嘉
年間 郭象 儒道調和:
1.主張:
a.名教之內有自由。
b.自然與名教可以並存。
2.實例:郭象注《莊子》。 力求
調和儒道。 3 東晉
以後 僧侶 佛學 1.介紹並消化新興佛學思想。
2.研究固有儒、道學術,藉儒、道去理解佛學《格義》。 使佛學得以在中國生根茁壯。 ※清談內容--
魏晉名士很重視玄理的談論,時人稱為清談。
1.三玄:周易、老子、莊子三本典籍,最為名士誦讀。
2.注釋作品:王弼注的《周易》和《老子》。
3.發揮理論:嵇康的《養生論》和《聲無哀樂論》。
4.佛學:東晉以後,佛學常成論辯主題。
◎影響--
1.正面:對儒道--尤其道家,心性及形上思想的發揮,很有貢獻。
2.負面:
a.政治:一些名士身居要位,卻無所事事,對國家社會有不良影響。
b.社會:很多名士講究個性解放,生活上放浪,對社會秩序產生負面影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