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心腹幕僚张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袁世凯心腹幕僚张一

袁世凯心腹幕僚张一   袁世凯一世奸雄,惯于使贪使诈,有史家称:“他一生的本领,就是使贪使诈;他最大的罪恶也是养成社会贪诈之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此,有人说他挑选、组建的幕僚班子、秘书团队也都是贪诈骄奢之流。其实不然,袁幕僚中确有许多令人不齿之辈,但也不乏德才、品行俱佳者,张一?就是其中的代表。   张一?(1867~1943),字仲仁,江苏吴县人,少负“神童”之誉,十二中秀才,十五得举人。1903年,他参加清政府经济特科考试,取一等第二名(主考官张之洞拟将他列为第一,但其他考官以为第一名应予以有进士出身者,张一?屈居第二)。随后,以候补知县发往直隶擢用,遂得与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结下一生之缘。概括来说,张一?与袁世凯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勤勉忠诚,渐为袁世凯所重用   张一?投到袁世凯幕府之时,正是袁世凯开府北洋,力行新政,不遗余力地扩张幕府,收罗人才之日。当时,袁幕中既有旧式翰林,也有海归新人,既有官场宿儒,也有饱学布衣,可谓是人才济济。张一?以新进幕僚,资望最浅,除办理公牍,做好分内事外,应酬很少,空闲时间即买书自修,以补学力之不足。“如此一年问,除出见外,未私谒府主,未尝求一阶。月薪六十金,未尝求加一文。有所委托,未尝辞谢,人或以为呆,或以为清,不问也。天津学界渐以虚誉相加。”如此好学,如此敬业,张一?的名声慢慢地传出去了,大家提起北洋“张师爷”,都肃然起敬。袁世凯也发觉了,开始对张注意和信用,逐渐让他参与北洋机要,草拟信函或奏折。张一?办理文牍既工致又敏捷,“往往他人以数百言不能尽者,已以数十言了之而无不尽之义。尝饭余治官书,世凯对坐,且谈且起草,一炊倾而十稿就,人夸为枚皋”。这一时期袁世凯与人书信,基本上都是由张一?捉刀。此外,张一?勤奋好学,每一问题必研究三五日,富有旧幕僚所缺乏的新知识,又明达缜密,做事认真,性情安详,任劳任怨,对袁忠心耿耿,不求私利,交付的事情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很让袁世凯放心,渐为袁世凯所重用。当时北洋举办新政的许多章程条款,如警政、地方自治、外交、法律等,凡旧幕不能办者,袁都一一托付于张,张自己也说“新政无役不从”。对袁世凯的信任和倚重,张一?知恩图报,士为知己者死,后来放弃了很多的高升机会,甘愿做袁的小小幕僚尽心尽力为他服务。   二、愿共进退,成为袁世凯最亲密的幕僚   正是由于彼此感情的水乳交融,心理的互相信任,二人的关系很快进入“蜜月期”,也才有了“亲如张一?”之语。有这样一件小事可见袁世凯对张一?的宠信。袁曾派人编撰一部“步兵操典”,书成后请张一?修改,张一?不敢怠慢,做了认真的修改,交还袁世凯的改本里面夹着许多参差不齐的签条。袁世凯又让督练公署教练处总办何宗莲审核。一天,他当着张一?的面问何总办修改得如何?他本望能听到积极的评价,谁知这个何总办不知深浅:“没什么不妥,修改的地方有点吹毛求疵,驳回啦。”袁世凯当场翻脸,“武夫懂什么文墨!就是这位张先生修改的!张先生经济特科一等第二名,文字一道,你们不服?”在“有枪才是草头王”的年代,袁如此说,自然可见张一?在袁世凯心目中的地位。曾任统率办事处总务厅长的唐在礼回忆,自己和张一?当时被人认为是民国初年袁世凯身边一文一武最得意的人,以至于当时还传言袁世凯最信任南方人。   此时,张一?也对袁世凯评价极高:“其不用私人,不有私财,非当世贵人所能望其项背。使遇承平之世,岂非卓卓贤长官哉?”有长官如此,懂得感恩的张一?自然甘愿与之共进退。后来,袁世凯因势力过大威胁到清政权,被开缺回籍,张一?没有像其他幕僚一样另投新主,而是举家南返,退居故里。1911年,袁世凯被起用为内阁总理大臣,重建幕府,张一?被召回京襄助。袁做总统后,张一?被任命为机要秘书。1914年,袁世凯撤销国务院,设政事堂,政事堂下设机要局,以张一?为总统府秘书长兼机要局长,成为袁世凯最亲密的幕僚之一。   三、反对帝制,与袁世凯渐行渐远   张一?为人正直,虑事皆以民国大局为重,而不以北洋一系相拘束,自视为“北洋派中的非北洋派”,对袁常以正言相规劝。而当年幕僚圈子的潜规则是,遇事准备好三篇稿,一是反对,一是赞成,一是不偏不倚,左右袖筒各一篇,靴子里面还有一手,察言观色,看主子需要什么就递什么。这些,张一?不愿做也做不来,而经常是诤言直谏。对张一?的这种秉性,二人相得之时,袁世凯看作是忠心耿耿,一片赤诚,反之则看作是以下犯上,与之作对。在袁世凯称帝的问题上,二人的分歧无法调和,嫌隙越来越深,关系渐行渐远,终至于分道扬镳。   袁世凯决心要称帝,说穿了,这是和天下为敌,自找死路。作为十多年的心腹幕友,张一?觉得义务所至,不忍心看到袁世凯的悲惨结局,曾数次力劝袁“帝制不可强行,必待天与人归……”,说到动情时几乎掉下眼泪。见袁不听,劝谏的话语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