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码摄影充分曝光与影像锐化
数码摄影充分曝光与影像锐化
数码相机充分曝光的必要性
学过传统测光理论的摄影者都知道,测光表最重要的测光还原标准,是把所测光的明度区域还原成18%中灰密度,不管是白是黑,只要测光表对这个部位测光,所取得曝光值都会把它们在底片上还原成1.0密度的中灰度。为了获得正确的测光值,人们发明了18%中灰板,以反射现场光线的中间亮度值。只要把18%中灰板放置在现场,对着18%中灰板测光,就可以取得相当精确的曝光值。这种测光方式沿用了几十年,它的好处是,对中间值测光,可以有效涵盖亮部和暗部层次。在拍摄反转片的人群中,“宁欠勿过”的测光方式曾一度盛行,用减少曝光的办法,获得更高的饱和度。
一般来说,这种传统方式注意保留高光层次,较为安全。但问题是,“宁欠勿过”的照片都要经过调整才能达到正常。每张照片都调整,工作量太大,十分麻烦。到了数码时代,人们仍然沿用这种测光方式。“宁欠勿过”可以使数码相机获得安全的曝光,但绝对不是最佳曝光。在数码摄影中欠曝光,会丧失数码暗部层次丰富的优势,使数码影像暗部缺少更多本来应有的层次,这些层次是胶片所缺少的,按照胶片的曝光理论对待数码影像,显然是用老办法对付新问题,简单说,对于数码影像的采集是吃亏的。
数码影像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噪点控制。数码的噪点看上去与胶片的颗粒类似,其实,它们有很大不同。胶片的颗粒是溴化银在显影的过程中颗粒集结造成的,胶片本来就是由感光银盐乳剂作为感光主材,颗粒是先天存在的。控制得好,颗粒会不太突出;控制不好,颗粒会十分突出。无论怎么控制,都不会完全消除颗粒。颗粒会影响照片的层次表现,甚至还会影响照片的分辨率。数码影像没有先天颗粒存在,因此它细腻平滑,过渡自然。但是,由于数码电路的制造、排列、内部增益、传输、高温损害以及后期制作中强行拉大反差和提高亮度,特别是对于曝光不足的影像大幅提亮暗部或恣意提高饱和度,会使本来平滑的层次中产生噪点和本来不存在的伪色噪点。严重的数码噪点有时会比胶片颗粒还可怕,会毁掉一幅好照片。因此,控制噪点是数码影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前期拍摄开始到后期制作的全过程都要特别留意。能否控制好数码噪点,是检验数码摄影能力的试金石。
控制数码噪点应该从曝光做起,充足曝光是降低噪点的根本前提。如果曝光不足,必然要提亮暗部,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点。到了这一步,可谓回天无力,因此,数码必须充足曝光,这样就不需要大幅提亮暗部,也就不会产生噪点。
图1中“亮度”是灰阶RGB的平均值。“光比”是每相差1级EV值所对应的级差,按照中灰值测光和曝光,胶片和数码相机都可以轻松记录5#12316;7级光比而无需后期再去调整。但是请注意,必须按中灰值曝光。在测光时,能否找到并确定中灰区域,使用正确的测光方式就成为关键。数码单反相机的宽容度不少于十级,而绝大多数画面反差的主要层次都在7级光比之内(不排除有极个别小画面的极白和极黑)。这些小面积的结构不对画面主体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胶片的曝光理论是按照中灰值曝光决定的,也就是图1中128灰阶的亮度值。而数码曝光应当按照中灰偏右的位置曝光,也就是在中灰的基础上稍稍增加曝光。增加多少要看高光有无溢出,查验高光数据不能超过RGB 250,最好在 RGB 241#12316;245之间。只要不超过上述数据,增加的量大一些也无妨。
我们再利用这张图,顺便看看曝光不足是怎么回事。在曝光时,如果选择了浅灰区作为曝光基点,就可能错把浅灰区当成中灰区,也就是减少了曝光,造成曝光失误。曝光偏重于高光,此时暗部曝光不足,原片上缺少层次。这种照片必须经过后期调整以再现暗部层次,而大幅提亮暗部又会产生暗部噪点。
图2是我于初秋在新疆江布拉克拍摄的照片。原图是彩色照片,为了能够从明度层次上验证曝光,我把它转成黑白照片,黑白照片能把彩色的RGB数据换算成简单的RGB值,对曝光查验一目了然。图中,白云的亮度为RGB 245,羊群最黑的部位RGB 6,远景中灰的区域为RGB 128。仅从数据指标看,这是最佳的曝光,也是数据合理的最佳照片。如果高于这些数据,则是曝光过度,低于这些数据,就是曝光不足。
我们再看图3的原始彩色照片,偏右曝光使画面的曝光充足,因此画面通透,色彩明丽。色彩还原的最高境界是色彩透明,不浑浊,这张照片达到了这样的要求。从层次上看,近景的羊群厚重沉着,有足够的力度;远景的山峦层次渐远,表现出优美的色彩透视。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通过查验暗部的噪点可以看到:曝光正确的照片,亮部没有噪点,暗部也基本看不到噪点,画面平滑,影像质量很高。
作为试验,图5这张照片有意减少了一级曝光,使曝光不足。画面没有图4通透明丽。显得影调发闷,因此必须提亮。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查验暗部的噪点可以看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海经》医学神怪异兽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docx VIP
- SL319-2018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ocx
-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pdf VIP
-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3篇).docx VIP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学市物理八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VIP
- 塑胶件(素材)承认书.doc
- DB32T 4682-2024 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消防技术规范 .pdf VIP
- 钙钛矿光伏电池及组件温度系数测试方法.docx
- 人工智能概述.pptx
- 德国DILO公司Mega系列SF6气体全自动液态回收装置(型号B2000R04 序号Nr135695)操作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