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旧颜依稀Veracruz港.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旧颜依稀Veracruz港

旧颜依稀Veracruz港   那年,船泊在当今这位常以火红衬衫亮相的查韦斯总统家园的一个小港内。在即将卸完货时,船东的指令也及时从FAX(一种通过卫星连接的传真器)中传来:装货港Veracruz。      一.从匡塔斜穿加勒比海      从《英版世界航路》中查找到这个既陌生,读音又有点熟的港口所在地。嗬,它在墨西哥呢,中文版地图上译为“韦拉克鲁斯”或“韦腊克鲁斯”,与我们刚去过的La Cruz(拉克鲁斯)尾音相同,难怪耳熟。相传,公元2000年前生活在欧洲的一个凯尔特种族所弹拔的弦琴,就叫克鲁斯,可见这名称起源于那个大陆。但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在拉美地区,缀上“克鲁斯”的地名、人名还真不少,如阿根延球星胡里奥?克鲁斯(Julio Cruz)等;就连西非加那利群岛那里,还有个Santa Cruz(圣克鲁斯)。比起历史的记叙,这让我对西班牙借助航海探险之机在南北美占有的殖民地之广,更直观得多。   1992年12月17日的深夜,怀着对那个桃花源似的小港匡塔(Guanta)的惜别之意,船起航了。我们与之Bye-Bye的Guanta地处委内瑞拉北海岸的东侧,面对安的列斯群岛;那个韦拉克鲁斯,则深在墨西哥湾的南端。这航线就得从东南向西北斜穿加勒比海,再进入墨西哥湾。在和风徐徐、波浪不兴的委国近岸泛舟至18日下午,安的列斯群岛中的库拉索岛(Curacoa)与博内尔岛(Bonaire)跚跚迎来了。这两个1634年即为荷兰占有的原生态岛屿,前者乃是这一群岛中的主岛,后者也是个自治的岛国。两岛曲折多湾的海岸与白色珊瑚礁,在温暖如春的气候下,不由得你不感到一种绿色的烂漫。   穿过两岛间的水道,便是加勒比海的核心了。说来也好笑, 因早些年运动那阵常见报道与口号以“加勒比海风暴”来比拟该地区的民族呼声,至于我从首涉加勒比海起,每面对这片海域,一个“狂风巨浪”的印象便不由地倏然一闪。在经历了横穿、竖插、环绕、与现在的斜行,感觉加勒比海倒与那首“天也蓝、海也蓝的牙买加”民歌更贴近。这还是个出短跑“飞人”的海洋呢。   在温润、清澈的水面上,总会有似静似飘的白色风帆,那种情趣,当可称作“加勒比海风情”了。当然,这里也有热带风暴,多在夏天,叫飓风。那倒与台风一样够吓人的。好在即便季节上已是寒冬,这里却没??么寒潮冷锋让你提心吊胆。眼下一路和顺的东南风,船也活泼轻快起来,平均速度竟然快了近2节。   21日中午穿过龙卡坦海峡进入墨西哥湾,顺龙卡坦半岛一转向,便直对韦拉克鲁斯驶去。      二.又一个古城堡型海港      湾内这段路用了我们二天时间,可见墨西哥湾之大。23日中午,韦拉克鲁斯的两条倒八字防波堤呈现眼前。两道堤分别与从陆岸伸出的如一对蟹钳似半岛相连,形成一个南北扩伸、入口向东的港湾。以山石为基的大堤,整齐宽阔,上面是一条平整的水泥路,供游人休闲观海垂钓。只是北堤的一侧赫然斜躺着的两条搁浅船,为驾船人标出了一个“惊叹号”。其中一条是大型散货船。无疑,韦拉克鲁斯与一些岁月久远的海港一样,因常年淤积,航道两侧已成浅滩了。   在口外登船的引水,领船直穿港湾,在沿岸的突堤式码头靠妥。这里抬眼便能看见隔水相对的古城堡, 斑驳颓旧的城垣与圆桶状碉楼,显得比哥仑比亚卡塔赫拉的要久远,其实也未必。不知这道关城是抗击1519年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就有的,还是他们占领后修建的?总之,它尽显了海港的古老与沧桑。   回眸眼前这段码头,在你扫过与时代相近的建筑设施时,好像也隐隐地触摸到它岁月的旧颜。信步走到有亲水阶梯的堤岸, 竟然莫名地一闪《牛虻》里亚瑟逃往南美时那朦胧的码头情景。随意依栏聊聊天,看看肤色不一、体态各异、衣着欧美化的行人,从中体味着时代变迁。      三.相似的礼教      装货进度很慢。一令扣只吊二根钢管,起货机也转得慢悠悠的,就像他们在“饮咖啡”。韦拉克鲁斯本有“咖啡城”美誉,似乎也陶冶了民众的性格──温婉、闲适。可慢中也不一定稳扎,竟然发生一吊钢管摔在舱内,伤了一位工人的事;又出过钢丝缠绕的险情。看得出,这些工人不那么熟练和麻利。   大约租船人也耐不住这速度了。一天,突然在我房门口出现两位来访者,当头是位蓄须的老人,一身深色便服,朴实中显尊贵,他这一气质,便如一张“名片”。老人见我诧异地看着他,做了自我介绍,并侧身指着随他而来的一年轻人说,是他儿子。我心里已有几分明白。   老人坐下后,稍作寒暄,便温和地询问了装货情况,到下一港的路程、时间等。这期间我注意到那位青年始终立在一旁。我心想,摆手请他父亲就坐时,也包含了对他的示意,怎么不坐下呢?于是又对他说了一声“Please”。他看老人点点头,这才坐下。我立时有些刮目相看,连带有种“复古旧礼”的感受。以礼仪之邦著称的古老中国,有着令人景仰的礼教文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