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共享性之本位价值信念生成历史根基及其实践合理性逻辑.docVIP

现代社会共享性之本位价值信念生成历史根基及其实践合理性逻辑.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社会共享性之本位价值信念生成历史根基及其实践合理性逻辑

现代社会共享性之本位价值信念生成历史根基及其实践合理性逻辑   摘要 改革开放引发了中国社会持续、深刻、全面的整体性转型。社会转型与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相同步,就其主题特质及其内在轨迹而言,是中华民族之本位价值观念的寻索与探求的过程,意味着社会之基本价值关系的全面调整和有效转换,并通过社会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而具体表现出来。在社会经济价值观变迁方面,表现为在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博弈中,公正与共享价值观的胜出;在社会政治价值观变迁方面,表现为由“权力型政治”向“权利型政治”的转变中,现代公共行政的治理价值理念的出场:而在社会文化价值观方面,则表现为由抽象的“伦理本位文化”向新“公民本位文化”价值理念的转变。这是价值取向方面,社会由“政治主导”到“经济主导”再到“人文公共性”本位的制度文化追求历程中,新质的社会共享性价值信念和理想的渐进生成与有机呈现过程。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价值观 社会政治价值观 社会文化价值观 实践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 B0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9)02-0024-08      一、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价值观变迁:在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博弈中公正与共享价值观的胜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经济价值观念是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关于经济问题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人们对经济制度、经济关系、经济行为及其结果以及相关经济意识的价值的总看法和根本态度,是人们对经济生活中善与恶、利与害等价值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判断标准。经济价值观变革是其他一切价值观念变革的源头、根据和主要动力。   我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使经济因素上升到人们的价值观的中心地位。全社会把效益、效率这些长期不受人们重视的经济价值尺度作为衡量经济生活乃至其他领域内事物价值的主要标准;而深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质匮乏之苦和不适当的物质利益观教育误导的人们,也开始用理性的眼光重新正视自己的物质利益,并坦然把追求经济利益的满足――经济性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经济所包含的平等、竞争、信用、契约、合作、交流、效率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们的风险意识、拼搏进取精神得到了增强;财富的多寡已成为社会评价个人的成功与失败、社会价值的大小、社会地位的高低的重要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以整体取代个体、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逐渐确立了高扬个体价值与自我实现的崭新的现代社会的人生价值论。那种简单性的、一元价值倾向性的价值原则和规范,那种抽象性、理想主义式的道德说教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根据,而让位于一些新型的、现实性的价值原则和规范。   经济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追逐的目标,但它未必能成为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本位价值,只有在一个强调发展经济的社会里,经济利益才能成为本位价值。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利益成为本位价值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以经济利益为本位价值,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在于它能够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成为人与人相联系的中介桥梁,经济利益成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内容,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依赖关系减少了,以物为中介的依赖增多了,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逐渐被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社会关系所取代。如此一来,地位和特权的价值将会有所下降。而经济利益将成为衡量各种价值的重要尺度。   众所周知,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一直以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为己任。这种改革思路,历史地看当然没有错,它的践行也确实造就了公共财政的日渐充裕、公众消费能力的大面积攀升。然而问题是,公共财政和私人帐户的齐头并进,如果没有公共品丰富的供给相匹配,那其终极意义和价值又在何处?有鉴于此,有学者认为,关于目前中国主要矛盾的判断应该摆脱改革前期和中期的认识,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代之以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无疑,经济发展公共品质的涵养是必由之路。这不仅在于公共财政愿意拿出更多的钱来建设更多的学校、医院、铁路、经济适用房、公民休闲娱乐和健身场所,更在于公共财政所提供的这些公共物品本身真正具有坚强的、不可摧折的公共性,并有相配套的制度设计。诚然。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之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但不容忽视,经济发展本身的终极目的就是为公众服务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讲,以自由来看待发展,而笔者想进一步说,以公共来看待发展――或许这句话更符合也更裨益于中国现实。也正是在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