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NEX-5N与佳能PowerShot G1 X对比测试 源自镜头博弈.docVIP

索尼NEX-5N与佳能PowerShot G1 X对比测试 源自镜头博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索尼NEX-5N与佳能PowerShot G1 X对比测试 源自镜头博弈

索尼NEX-5N与佳能PowerShot G1 X对比测试 源自镜头博弈   售价均低于5500元,画幅也极为接近的索尼NEX-5N微单和佳能PowerShot G1 X专业卡片相机,它们之间除了镜头系统的差异之外,又有着怎样的差别,消费者如何取舍?本期的对比测试将带大家一探究竟。      自索尼采用APS-C画幅影像传感器的NEX系列微单数码相机取得极火热的市场口碑后,微单数码相机市场快速升温。索尼一路高歌猛进推出了一系列的NEX产品。其中最新的主力机型NEX-5N将像素数、触摸屏、自定义操控和别具特色的照片创作功能引入其中,并且依旧保持轻薄小巧的外观造型以及优良的便携性。在索尼不断完善微单产品之时,其他厂商不甘心“靠边站”,都纷纷瞄准APS-C画幅进行研发,作为拓展自身产品的“济世良方”。例如三星、适马、徕卡和富士等。但是单反相机界的老大――佳能却迟迟未动,它并不愿开发出一款影响自身入门甚至中端数码单反相机市场业绩的产品。于是,佳能就以G12专业卡片式数码相机为蓝本,辅以接近APS-C画幅的影像传感器(18.7mm×14mm),最终设计出一款专业卡片相机中的“高端”机型――PowerShot G1 X。佳能此举的目的昭然若揭,从影像传感器的画幅尺寸来说,G1 X远超所有采用1/1.7规格传感器的专业卡片数码相机,甚至超过了M4/3,可与奥林巴斯和松下旗下的各款微单机型比拼画质。此外,也可对以索尼为代表的各款APS-C画幅的微单数码相机形成威胁,但又凭借镜头不可更换与自家G1 APS-C画幅的单反相机产品保持距离。可以说,G1 X在画幅尺寸的选择上可谓机关算尽,既不想影响自身的业绩,也寄希望于分到一杯“微单的羹”,最理想的是还能挫一下微单的锐气。这看似是“一本万利”的最佳方案。但是对于翘首期盼佳能微单相机的佳能老用户来说,佳能这种畏手畏脚的做法早已让他们的殷切希望跌至“绝情谷”底。   由于G1 X采用了高规格的影像传感器和镜头配置,并将可能对APS-C和M4/3的市场份额产生冲击,而且最终定价为5499元,目前索尼的NEX-5N套机价格为5099元。它们在影像传感器尺寸上相差不大,而且价格上也异常接近,因此成为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也理所当然。   外观配置   NEX-5N沿袭了之前NEX-5C???整体造型,按键布局也如出一辙,依旧简洁明了,但在快捷操控上的设计略有不足。为了弥补快捷按键偏少的不足,它加入了触摸式液晶屏,用于访问常规菜单选项以及二级菜单。同时,它支持自定义按键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操作习惯,来设置个性化的快捷操控按键。而且,其自定义设置的保存数量,由之前的3种增加至5种,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设置自由度。此外,用户还能以触摸屏幕的方式来选取对焦点的位置,不过可惜其并不支持触摸拍摄功能。NEX-5N继承了与上一代相同的专用闪光灯接口,用户可在该接口上连接取景器(光学或电子)或闪光灯。在NEX-5N与E 18mm~55mm F3.5~F5.6 OSS镜头进行搭配时,整体重量不足0.5kg,便携性较佳。如果用户使用等效焦距为24mm的E 16mm F2.8镜头时,整套约300g的重量以极尽轻薄的“体型”,将使产品具备极佳的便携性。   G1 X沿袭了G12的整体外观造型,但将之前位于相机左肩的曝光补偿转盘更换成弹出式闪光灯,并将以前的ISO感光度转盘变为曝光补偿,而ISO感光度则设置在机背的速控转盘中。机身正面与G12极为相似,镜头外径尺寸比G12有较大的增加,这是因为其影像传感器尺寸与G12相比增大了很多,相应的镜头成像圆必须加大,由此导致的镜片面积增加??得其镜筒不能完全缩回机身内。G1 X镜头的等效焦距由G12的28mm~140mm缩减为28mm~112mm,在长焦端的拍摄性能有所缩水的情况下,广角端的等效焦距也没有相应地拓展至24mm。在等效24mm广角端大量普及的趋势下,G1 X的28mm广角只能算是两年前的主流水准。作为一款专业卡片中的高端机型,机身体积增大,但镜头焦段却停滞不前,没能提供24mm焦距,无疑十分令人遗憾。   G1 X的镜筒突出机身犹如装载了“饼干”镜头的微单相机一般。此外,G1 X机身重量为544g(含存储卡和电池),成为了一块分量十足的“厚卡片相机”,与以往的G12相比在便携性方面大打折扣,甚至不及很多微单产品。在液晶屏的设计方面,G1 X继承了G12的大幅度可翻转设计,可水平开启175°以及垂直旋转270°,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极限拍摄角度的优异取景和回放能力。另外,G1 X将液晶显示屏的像素数由46万升级至92万,显示尺寸也由2.8英寸升级为3英寸,总算赶上了3英寸92万像素这一主流配置的“末班车”。此外,值得称赞的是,G1 X提供了标准热靴接口,可用于连接外置大功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