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PV16新型伪病毒对DNA特异性B细胞靶向实验研究
HPV16新型伪病毒对DNA特异性B细胞靶向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构建人乳头状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16型的新型伪病毒,并检测其对DNA特异性B细胞(R4A)的靶向性。方法: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病毒蛋白,在体外变性与复性过程中将病毒蛋白包装绿色荧蛋白EGFP表达型质粒,形成伪病毒。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 virus-like particle, VLP)的结构,并转染R4A细胞,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结果:透射电镜观察证实病毒蛋白可自我组装成VLP,在转染R4A细胞后,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成功检测到荧光的表达。结论:HPV16的新型伪病毒能成功转染R4A细胞,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理想的策略。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伪病毒;靶向性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1-1581-02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主要是由多克隆自身反应性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直接的致病因子是多克隆自身抗体,并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造成多种组织器官损伤。抗双链DNA抗体不仅具有诊断学价值,而且是触发SLE的主要致病性抗体[1,2]。作为抗双链DNA抗体来源的DNA特异性B细胞,在SLE发病中扮演关键角色[3]。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其它广谱免疫抑制剂防治SLE,但是不良反应明显,效果有限。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手段成为临床上的迫切需求,以DNA特异性B细胞为靶标的干预治疗策略现已成为学者们探索的热点[4,5]。
最新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状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16,HPV16)的主要衣壳蛋白(L1)具有自身装配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的特性,HPV16 L1还能将外源DNA分子包装成伪病毒,具有高效的细胞转染活性[6]。另外Gaynor等[7]以抗ds-DNA抗体为亲和配基,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得到了多个表位肽,可模拟DNA分子与抗ds-DNA抗体结合。其中一个序列为DWEYSVWLSN的10肽(我们命名为PD肽),与ds-DNA抗体有高亲和力。因此PD肽在理论上可用来引导融合蛋白或基因载体对DNA特异性B细胞进行杀伤或干预。根据以上发现,我们选择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型质粒与包含PD肽的病毒蛋白HPV16 L1包装成新型伪病毒。研究用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的结构,并转染R4A细胞,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我们希望该伪病毒能具有很好的靶向活性,为SLE的高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细胞株:dsDNA特异性B细胞杂交瘤细胞(R4A)由美国Putterman教授惠赠,小鼠骨髓瘤细胞 (SP2/0),小鼠T淋巴瘤细胞(EL-4)由本研究所保存。
1.1.2 质粒、菌株和衣壳蛋白: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型质粒为本研究所保存。HPV16 L1委托上海生工表达并纯化。
1.1.3 主要试剂:细胞培养基RPMI1640购自GIBCO公司,小牛血清购自华美公司。
1.1.4 主要仪器: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r型, BD公司。荧光显微镜NikonTE-2000。
1.2 方法
1.2.1 伪病毒的构建:将纯化的HPV16 L1 1 mg于1 ml的PBS中溶解。溶解后的蛋白溶液在终浓度为5%的2-巯基乙醇中变性,4 ℃,16 h。在变性的蛋白溶液中加入2 mg的表达质粒。并将变性蛋白与质粒的混合物放于透析带中,在PBS溶液中于4 ℃透析过夜,使变性蛋白逐渐复性。
1.2.2 透射电镜观察实验:将新鲜制备的疫苗滴于200目铜网上,吸附3 min。吸水纸吸干,晾干 30 s。以1%质量体积分数的水溶性醋酸铀负染30 s,吸水纸吸干, 晾干30 s。80 kV透射电镜观察。
1.2.3 细胞转染实验:6孔板中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R4A、SP2/0、EL-4,培养至融合率为50%时,加入伪病毒15μl,继续培养48 h。
1.2.4 细胞转染检测实验:转染的各组细胞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
2 结果
2.1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L1具有自我组装成颗粒样结构的特性。在变性剂2-巯基乙醇的作用下,L1解离成细小的分子结构,并在PBS溶液中能逐渐复性,恢复成为原来的颗粒样结构。在该过程中,L1能充分包装质粒分子,形成模拟病毒样结构的伪病毒,见图1。
2.2 荧光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