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笔挺男人曲折人生
一个笔挺男人曲折人生
他是一位66岁的老人,腰板挺直,不能弯曲。走路时,靠拐杖慢慢向前移动。他是一位残疾人,更是一位书画家,生活中的强者,他的人生经历,给更多健全者以启迪。
少年得志考上苏州美专
1942年,许艺城出身于南汇周浦。父亲是农村的泥瓦匠,母亲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五个子女,他排行老三。童年的生活是艰辛的,给许艺城留下了苦涩的记忆。
中学毕业时,子承父业,许艺城也去当了一名泥瓦匠,但是他身材瘦小,不如父亲那样能吃苦,所以他萌生了去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念书的想法。没有师承和渊源,不知怎的,许艺城从小就喜欢临摹香烟壳子,按着《水浒》连环画依样画葫芦。他脚蹬布鞋,早上出,晚上归,到上海的30多个公园去写生,刻苦勤奋,不知疲倦。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不能胜任,那年他只有16岁,稚嫩的肩膀扛不起这副生活的重担,于是他想走另一条路,去学画画,争取出人头地。然而,没有多少见识的父母不同意,一个是赚钱,至少也能靠手艺养活自己,而另一个则是付出,家境不好,承担学费对他们来说很不轻松呢。但是,去意已决的许艺城坚决要考,并对爹妈发出毒誓:“我考不进,你们就到黄浦江去收尸!”
没想到,许艺城一考中鹄,而且成绩优秀。那是1958年8月,本来要到9月份才发榜的,因为临行前曾向父母发誓,不带回录取通知书,就绝不进这个家门。所以,许艺城就去找校长说明原委,让他提前发录取书。发录取通知书是一个固定程式,校长怎么也不答应他的要求,但是许艺城小小年纪,耐心极好,最后说动了校长,怀揣着录取通知书回到周浦家乡。这一刻,虽然还不能说是衣锦还乡,但在当地农村也毕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许艺城的心里自然美滋滋的,有点得意,有点陶醉。
江南的秋季,绿叶依然挂在树梢上,天清气朗,精神更爽。许艺城来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间胜境读书,他的艺术天赋很快得以崭露,他的速写被挂在学校的橱窗里展览。美专就在拙政园,连续三年的夏季,年少无知的他图一时之快,睡在隔壁狮子林的青石板上,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后来却落下了关节炎的病根。
上世纪60年代,正处在困难时期,学校于1962年解散。许艺城回到了周浦,找工作没有着落,心情十分低落。一年多后,许艺城到上海群众艺术馆连环画训练班学习,有幸受到程十发、汪观清、刘旦宅等老师的指导。
病痛袭来几乎毁了一生
正当前程像窗户纸透开一线光亮时,病痛却突然来袭。许艺城刚从医院出来,又复发了,浑身关节酸痛,达到痛不欲生的地步。1964年,江南的黄梅季节开始,天色晦暗雨纷纷,许艺城心头的阴霾挥之不去,伴随身体的阵阵病痛,他顿时万念俱灰。那天,他独自一人来到周浦新开河上,他一边拉着小提琴,一边注视着桥下黑黝黝的河水,想自杀。这是一种艰难的选择,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弟弟找来了。斜风细雨中,兄弟俩站在桥上,弟弟劝他:“你不要走,身体上的病算不了什么,真正的病是心灵的病。你要死了的话,读书不是白读了?爹娘辛劳那么久,算啥名堂?白养你不算,他们以后还要一直悲伤到死。”弟弟的话劝醒了他。许艺城至今说起这事,自是感激,还有自豪,他的弟弟许灵电,现在是周浦少年宫主任,教人画画,弟子三千。
生命可以坚强不屈,但阴影却始终笼罩在心头。许艺城本来性格豪爽,此刻也不免感到生命无常。后来他又被安排在厂里当工人,不久调到镇上的工人俱乐部做美工。几年以后,他又到无线电塑料仪表厂做漆匠,3年后升任美术设计科科长。到了文革中,他受到冲击,一度迷茫,于是请病假在家专攻作画。
人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许艺城喝酒,常豪饮。如果说,自杀不成,幡然省悟,那是他的新生,那么,他一生中的这个女人,就是支撑他走到今天的精神支柱。这也是他生命开始书写华章的真正的转折点。
在工人俱乐部的时候,许艺城的才华逐渐崭露,赢得了从小也喜欢画画的一位年轻姑娘的芳心。这个女孩名叫翁维洁,当时在镇文化馆做讲解员,是公认的周浦镇上一枝花。她的美丽是朴素大方,热情开朗的那种。她看中了身虽残疾却才气横溢的许艺城,放下许多追求者不嫁,甘愿为自己的所爱付出代价。当时,许艺城不顾翁维洁的反对,常常上门谈朋友,有时候把女友送回家中,他不忍离去,也总要到翁家坐一会,多说一些话。翁维洁的父母知道后,强烈反对这门亲事,他们把女儿关在家里,3个月不让她出门。没办法了,许艺城想出了一招,写下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情书,派出女学生当信使,送到被“幽禁”在家的翁维洁那里,他在信中鼓励她:我们的婚姻是自由的,不受任何事任何人的干扰。其实,在那个时候,许艺城心里非常害怕失去她。他也把自己的幸福包括生命全部寄托在了她的身上。他自忖:今生如果没有这个女人,我这辈子也是要走极端的,就是吃啊喝啊早点死掉算了。
后来,送信的秘密让翁维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