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汉族男性上前牙牙龈形态聚类分析研究.doc

中国汉族男性上前牙牙龈形态聚类分析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汉族男性上前牙牙龈形态聚类分析研究

中国汉族男性上前牙牙龈形态聚类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中国汉族人上前牙牙龈形态,归纳上前牙牙龈形态特征及类别。方法:对5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口内测量及上前牙区模型测量,分析中国人牙龈形态指标数据,以聚类分析方法对上前牙区牙龈形态进行分类。结果:上前牙龈形态可有2种形态分类,Ⅰ型占全部样本的26%(游离龈较薄、角化龈较窄、牙冠较窄),Ⅱ型占74%(游离龈较厚、角化龈较宽、牙冠较宽)。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上前牙牙龈形态有2种类型,牙龈形态特征存在种族差异。   [关键词]牙龈形态;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3-0380-03      近年来,美容修复已成为口腔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对修复体的美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上前牙区,上前牙及牙龈较易外露,修复体的美观及其与周围软组织的协调显得更为重要。牙龈与牙槽骨及牙冠的关系密切,牙龈可以间接反映出牙冠及牙槽骨的形态,也影响修复体形态、边缘的设计。因此,临床医师不仅要熟悉牙体形态结构,还要全面的了解牙龈的生物学与美学性能。Muller研究发现白种人上前牙龈及牙冠形态特征有3种类型,各类型间牙龈厚度、角化龈宽度、牙冠形状都有显著差别,并且推测其对刺激的反映亦不同,而国内尚无类似的研究报道。因此本实验观察中国汉族健康志愿者上前牙区牙龈形态特征,以聚类分析法归纳上前牙区的牙龈形态类别。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5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口内观察并制取上前牙石膏模型。纳入标准:①汉族男性,年龄18~30岁;②上前牙列排列整齐,无扭转移位,无缺牙,无修复体;③牙龈无炎症,未服用过可能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④如有少量龈上结石,则先行洁治,2周后再进行观察,取石膏模型。      1.2 观察的形态学指标及测量方法:①唇侧龈沟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以弗罗里达探针测量唇侧正中龈沟深度,探诊压力20g,精确到0.1mm;②游离龈厚度(gingival thickness,gth):测量龈沟深度后,在地卡因表面麻醉下以带有橡皮片标记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针头在唇侧正中龈沟底水平垂直于牙龈刺入,直达牙面,将橡皮片移至牙龈表面作为标记,游标卡尺测量橡皮片到针尖距离,精确到0.1mm:③角化龈宽度(width ofkeratinized gingival,wg):以测径器在牙唇侧正中量取龈缘至膜龈联合距离,精确到0.1mm,如膜龈联合不明显,可用皱褶法测量,向冠方轻推牙槽粘膜,则在膜龈联合处形成粘膜皱褶,皱褶的冠方边界即为膜龈联合位置;④龈乳头高度(interdental papilla height,ph)在石膏模型上,连接相邻2牙唇面龈缘弧形最凸点形成一直线,再经牙间龈乳头顶点平行于牙长轴做一直线与之相交,测量交点到龈乳头顶点距离,每牙位记录近中ph;⑤牙冠宽长比(ratio of the width ofthe crown to its length,cw/cl):将牙唇面沿牙长轴方向均分为切、中、颈三等份,在中1/3与颈1/3交界线处,以测径器量取每牙近远中邻面间距离,作为牙冠宽度;在牙唇侧正中量取切缘(牙尖)到牙龈弧形最凸点距离作为牙冠长度,计算两者比值。      1.3 统计学处理: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中的聚类分析程序对wg、gth及cw/cl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上前牙区各牙龈形态指标均值见表1。基于pd、gth及ew/cl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如图1)。从图中所示可得出2种形态类型。Ⅰ型共13例占总样本的26.0%,Ⅱ型共37例占总样本的74.0%,方差分析显示各类型间指标比较除龈沟深度外其均值均有显著差异(见表2)。      3 讨论      牙龈是覆盖牙齿及其附着结构的咀嚼粘膜,围绕牙颈部紧密附着在牙及牙槽骨上,龈缘呈现弧形外观,牙龈乳头还占据相邻牙接触区根方空间。龈乳头形态由解剖牙冠的形态、位置以及邻接区和楔状隙形态决定。龈沟指游离龈与牙冠间的间隙,其边界由牙面和龈沟上皮构成。   在二十世纪70年代国外已经有学者关注牙龈形态研究,Seibert及Lindhe根据临床观察于1989年提出“牙周生物型(periodontal biotype)”假说,推测有2种牙周生物型:厚平型和薄扇型,且不同生物型的牙龈组织对牙龈炎症反应的临床表现不同,但后续研究结果不完全支持该假说。   近年来“牙周显型(periodontal phenotype)”概念代替牙周生物型被用于描述牙龈形态特征。Muller等于1997年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42例男性志愿者的牙冠和牙龈形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