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门楼知稼,儒商神韵――沧桑与辉煌中常家庄园
门楼知稼,儒商神韵――沧桑与辉煌中常家庄园
第一次走进常家庄园是在去年的夏日,正值常家庄园股份公司举行挂牌庆典仪式,敦艮吉门披红挂彩,庄园内外高挂的红灯焕然一新。在纷纷飘落的雨丝中,颇具沧桑的庄园堡门昂首矗立,仿佛正等待着我们的来临。进入庄园,让我们来亲耳临听这位风尘岁月的老人的讲述,带我们走进它昔日的辉煌。
清代200余年是晋商的辉煌时期,和众多的山西成功商人一样,经商致富后的常氏家族满怀对故乡的深情将几代人的辛勤创业积累的财富投入到故乡榆次车辋村的宅院建设。庄户人家出身的常家人继承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造园选地之法,对于村庄之地,“选村庄之胜,团团篱落,处处桑麻,凿水为濠,挑堤种柳,门楼知稼,廊庑连芸”。所不同的是,常家庄园创造性地运用“学而优则贾”的治家祖训,代代恪守,课子苦读,家学渊源,人才辈出,儒商兼容,尽显风流,成为中国儒商第一家。
踏过护城河小桥,步入庄园堡门,大雨已是倾盆而下,游人早巳躲入园中避雨,一公里长的后街东西相贯空无一人,但却将这千米的长街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雨水尽情地打落在大街的青石上,道路两旁的积水从高处台阶的院落经排水孔顺势而下,路面上已有一层积水,平日热闹的大街失去了往日的喧嚣。这条街是这样的宽阔笔直,两旁立柱门廊林立,亦街亦院,亦儒亦商,足显昔日的辉煌,与江南私家园林的曲径通幽不同,作为典型的北方园林,它一方面大胆吸收了皇家园林的某些造园风格,一方面更流露着开创过中俄漫漫“万里茶路”的巨贾富商特有的宏大气势。这条路是常万达为其三个儿子,十个孙子修建的,也是当年常氏走出车辋小村迈向他乡异国大世界的始点。正是常万达以超常的胆识走出自家的庄稼地,远赴福建武夷山购得茶山,采集加工,又经过陆运、水运、骆驼运,行程7000余早到达库伦、恰克图开展贸易,行程10000余里深入俄国腹地莫斯科并抵达欧洲进行外贸交易,才由这晋中车辋小村起步铺就成茶香塞北的漫漫长路,气贯长虹。
像所有的晋商一样,常家外出经商赚钱之后,第一等重要的事情就是回乡修宅子、宗祠或寺庙,以光??耀祖,造福乡里。为此,他们不惜化费巨资,请未能工巧匠们精雕细刻,雕梁画栋,终于造就出这流芳百世的建筑精品。
常家庄园体现着中国古建筑艺术文化的典型特色――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尤其是建筑群体所展现的博大与壮观。当年的常家富甲一方,据史料记载,南北常两大门户建造的常家庄园,具有占地60万平方米、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园林13处的宏大规模。当年的常家建筑占了车辋村的面积近一半,居于祁县、太谷、平遥晋商之首。既使我们从现已修复的原有规模1/4的建筑群体、占地15万余平方米的常家庄园之中,也足以领略当日的辉煌。
常家秉承儒家哲学的“上下与天同流”,即“天人合一”,庄园的造园艺术无不体现着这种传统理念,它集哲学、美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建筑、金石、园艺艺术为一体,通过山石、水体、建筑、花木等这些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要素,以表现自然美为宗旨,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了丰富的景观,常家庄园体现了北方风格的宅院合一,它可赏、可游、可居,它的祠堂、书院、静园、杏园、狮园都颇具特色地再现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融合,尽显了常氏家族不同凡响的文化品位。
常家原有南北两个祠堂,据说,南祠布局别致,建筑精巧,是将祠堂之幽静和园林的玲珑雅致有机地融合,堪称北国江南式建筑,其风格为北方建筑所少见。只可惜“文革”期间被毁,已荡然无存。即使如此,现存的北祠堂院仍为北方民居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祠堂建筑。祠堂的主要功能是祭祖,对一个名门望族来说,祭祖需要较大的空间。为此,从清光绪五年起,常家北祠兴建了3年,耗银20000余两,建造出晋商各大院中最宏大的祠堂建筑。祠堂院宽25米,面阔七间,进深100余米。院内三门四进,上下两院,戏楼正厅,游廊配房,无一不备。建筑结构舒展大方,雄浑壮观,尤其正斤两侧的六间回廊,布局更为精美,祠堂的梁架构、门窗、隔扇无一不是精雕细琢。祠堂的装饰内容极为广泛,有用仙鹤、鹿、牡丹、莲荷、寿纹、寿桃表现出来的长命百岁、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等内容,有表现文人志趣的琴、棋、书、画,石雕、砖雕、木雕无所不用,阴刻阳刻、深雕透雕的艺术手法运用自如。雕功之细,令人叫绝,祠堂在幽静肃穆中平添出翰墨飘香的儒雅之气。祠堂门外的双斗旗杆和石围拦、雄踞门外的石狮威武庄重,祠堂内常氏供奉的百余位“功名”男子和受封的十多为诰命夫人令人瞩目,站在常氏宗祠正厅门前,回首南望,穿过献厅门、三门、二门、石栏围门就可以看到祠堂前八字型百寿影壁如一座屏风,严实地将三进门全部遮挡不漏一丝缝隙,这些无不烘托着家族拥有的气派和威严。常氏鼎盛时期,人丁千余,仅常万达一支就有数百,济济一堂,桌上吞案烛台,升纸上香之后,随钟磬之声跪拜,族长和几个年长者入厅拈香奠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