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建反腐人本视角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基建反腐人本视角研究

高校基建反腐人本视角研究   【摘 要】自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腐败的毒瘤借机渗透其中,基建部门尤为严重。从人本视角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高校基建领域中的机会主义刺激了“经济人”的腐败动机,集团腐败的内部环境对个体腐败者的负罪心理产生弱化效应,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挑动了个体的失衡心理和贪腐欲望,“人情关系”构筑了腐败者自认为“合情”的心理暗示。由此,应当从信息、制度、文化等三个方面加强高校基建反腐的人本管理与建设。   【关键词】高校 基建 反腐 人本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51-03      【Abstract】Since enrollment of the universities, the corruption cancer penetrates in the universities by this opportunity, the problem in infrastructure sector is most serious.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the reasons include: the opportunism of infrastructure in the universities stimulates the corruption motivation of the “economic man”.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Group of corruption produces weakening effect to the guilt psychology of the individual corrupt, external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incites individuals imbalance psychological and corrupt desires, “Human relations” builds the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sensible”. Therefore, the Anti-corruption of Infrastructure in the Universities should be stronger through the ways among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cultural.   【Key words】University Infrastructure Anti-corruption Human      一、高校基建腐败问题概述   腐败原指生物机体的变质或食物不可食用的状态,《史记#8226;平淮书》中早有“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记载。而随着公共权力的产生与扩张,腐败问题则渐渐自生物等有机体而异化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潘多拉魔盒,作为一个世界共存的社会问题而存在。在经济学家的视角中,腐败是寻租与设租的活动;从法学的角度考察,腐败是违反法律规范的有害行为;在社会学家看来,腐败行为是权力主体为追求有限的社会资源而采取的违规行为;在政治学界,腐败则是指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由此,各方对学校办学空间、教学设施、生活配套等的需求迅速提升,资金流动数额巨大,腐败的毒瘤借机渗透到了高校领域,招生、基建、采购、后勤管理等部门都成为了腐败的重灾区,其中,基建腐败问题尤为严重。近年来,我国教育部所属高校中,共有50个新建校区投入使用,新建校舍达6500万平方米,每年平均新建校舍在300万平方米左右。相应地,基建投入资金亦不断攀升,近年来部属高校的基建资金投入总量为550多亿元,平均每年投入约100亿元。[1]同时,各地方高校的大学园区建设更是如火如荼。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50多个大学城正在兴建。以上海为例,松江大学园区、杨浦大学园区、闵行大学园区占地面积均在7000亩以上,在校生规模均达6万人以上。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为高校基建部门及其人员借机敛财创造了机会。据统计,我国高校基建中标的工程项目利润一般在15%以上,有些项目的利润甚至高达30%,这就使得不法建筑商想方设法通过给予回扣、行贿或花费巨额资金买标底和挂靠权等各种非法手段,千方百计地将高校管理人员拉下水。[2]诚如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王伟在2009年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近年来查处的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58%集中在基建、设备采购、财务等领域,特别是基建领域建设规模大、资金投入多,工程建设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