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中药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变应性鼻炎中药治疗

变应性鼻炎中药治疗   【摘要】 目的 考察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中药玉屏风散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75.4%、79.6%。χ2比较三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效果,但其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明确。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中药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SUN Shu-hong.Shandong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of Gaomi ,Gaomi 261500,Shando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Method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amely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78.3%, 75.4%, 79.6%.χ2comparing three sets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allergic rhinitis have a better effect, but its therapeutic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Key words】 Allergic rhinitis; Chinese medicine      变态反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是I型变态反应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喷嚏、清涕、鼻塞、鼻痒、鼻黏膜苍白或淡紫色,双下鼻甲水肿,如合并感染则黏膜充血,双下鼻甲暗红,分泌物呈黏性或脓性等[1]。本文应用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调整机体免疫功能,选用中药玉屏风散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收到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变应性鼻炎患者179例,均为本院耳鼻喉门诊患者,其中男89 例,女90例;年龄39.4±15.6(11~67)岁;病程8个月~16年。有冷空气、烟尘、花粉等过敏原诱因者128例,无明显诱因的51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使用中药玉屏风散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玉屏风散组60例,麻黄附子细辛汤组65例,黄芪建中汤组54例。三组患者用药均为1剂/d,水煎分2次,饭后1~2 h温服,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治疗。用药10 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治疗1~2个疗程。期间停用抗组织胺药等其他药物。随访6个月。   1.3 药物组成 玉屏风散加味:黄芪30 g,???参15 g,防风15 g,白术15 g,蝉衣10 g,苍耳子15 g;风寒盛者加麻黄6 g,细辛5 g,久病气虚者加五味子15 g。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50 g,党参、山药各30 g,白术、白芍、桂枝各15 g,甘草10 g,杏仁、菟丝子、巴戟天各15 g,大枣5枚,生姜3片,有热加黄芩15 g,白芍改为20 g,去巴戟天。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生麻黄3 g,细辛3 g,制附子先煎12 g,地龙12 g;舌质淡红,舌苔薄润,无口干咽燥者,加桂枝6 g,生黄芪12 g;舌质红,舌苔黄,口干咽燥者,加黄芩12 g,桑白皮5 g;舌质暗红,加赤芍9 g,丹参9 g;鼻塞症状明显加辛夷包煎9 g。   1.4 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 参照199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   参照199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订的变应性鼻炎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2],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判定。显效即服药后临床症状消失,鼻腔黏膜恢复正常颜色,停药后3个月之内不复发;有效即临床症状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颜色,停药后1~3个月内复发;无效即临床症状消失,或略有减轻。   1.5 资料统计 采用Excel 2003进行结果统计。计数资料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玉屏风散组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