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黄治喘临床谈 郧西县中医医院内二科 刘少庭 麻黄治喘为临床常用,但因麻黄发汗力猛,用之不当,可因过汗而变生它病,故谈麻黄色变者有之,既用之或因误犯禁忌,或因配伍不当而出现不良后果,干脆弃用,以图“安稳”。如此良药未能发挥其效用,实为可惜,借此机会,谈谈个人用麻黄临床浅见与感悟。 喘证:是指呼吸不顺畅或气息不续,严重时见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唇甲青紫、汗出如油为特征的病症。 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源性心脏病 心源性哮喘 肺气肿 肺结核等 在发生呼吸困难时均属于“喘证”范畴。 病因: 外感:六淫侵袭:风寒束肺 风热伤肺 湿邪郁肺 燥邪害肺 内伤:饮食不节 情志不调 痰浊阻肺 久病肺肾虚弱 病机:有邪者为实——邪壅于肺、宣降失司 无邪者属虚——肺不主气、肾失摄纳 虚实兼挟 ——内伤、外感兼见 肺肾本虚兼痰浊壅盛 喘证的治疗: 实喘——在肺——治以祛邪利气 根据寒、热、痰、气之不同 分别采用温宣、清肃、化痰、降气等法 虚喘——邪在肺肾——治以培补摄纳 根据脏腑病机 采用补肺、纳气、益气、养阴等法 对虚实夹杂、正邪胶着者,应分清主次,权衡利弊,标本兼治 在立方遣药方面,我们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宣肺平喘、首推麻黄。其性味辛苦而温,既善于宣通肺气,又长于降逆平喘。由于其有优良的平喘作用,誉为肺经专药。麻黄与泻肺降气的葶苈子、杏仁相伍,辛宣苦降,调畅肺气,止咳平喘,功效卓著。虚证实证皆可应用,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已突破“虚喘不用麻黄”之禁,关键在于配伍得当,用量适宜。 方剂疏理(含有麻黄配伍): 麻黄汤 麻杏石甘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小青龙汤 定喘汤 阳和汤(本治阴疽,可辨证用于肺脏虚寒性喘证) 《内经》言“形寒、寒饮则伤肺”,临床确以寒邪所致咳喘为多见。 为了响应国家提倡的“读好经典,做好临床”,学以致用,不尚空谈,将理论转化为临床治疗武器。 故寒邪伤肺所致咳喘,输液治疗往往效差,且输液时的冰凉液体,以寒对寒,往往使咳喘加重,老人小儿为尤甚,已成临床弊端,这正是发挥中医药的良好领地。 《本草》言麻黄“止咳逆上气”。李时珍:“麻黄为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医林纂要》谓麻黄“泻肺、降逆气”,《药论》麻黄“配半夏,定喘哮,止咳嗽,气闭堪散”,再据《神农本草经》麻黄功效主治分析,尚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效用。现代药理证实,宣肺平喘药物麻黄、前胡等有调节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与舒张功能,可有效改善气道的通气效应。故麻黄治喘,历经临床验证。具体使用时,须详审患者体质、病性,精当配伍,吸取前辈用药经验,如“麻黄得石膏,则发散不猛”(《本经疏证》),麻黄得熟地“则但开腠理而不滞不汗”(《王氏医存》)等。 中医药治喘的最大特点是从整体观出发,临床先辨虚实,再审兼夹转化,据证立法。既重视治肺、又注重全身的治疗,不拘泥于各证的单纯描述,因为疾病往往是混合夹杂出现的,对中医历代前贤治喘经验结晶如“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发作时祛邪、缓解时扶正”等等,都应牢记,临床时不可忘却。应随机应变,结合疾病当时的各种情况,因人、因地、因时、因证制宜,综合辨证,抓住主证,做到“园机活法,存乎其人”,是提高中医治喘疗效的保证。 病案举例: 例1:王某,男,54岁,本县观音镇人,初诊2002年6月3日。患哮喘病已5年,每年冬春季发作。近几天来发作加剧,咳嗽、咳白色痰、候间闻其哮鸣音,舌苔白而腻,脉象滑数,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有啸鸣音,无湿罗音。辨证:苔白而腻、脉滑、咳白痰,属痰盛阻肺。遇寒加重则为寒喘,脉证合参,为寒痰阻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C) No 13332008 on food additives_EUEC欧盟指令条例.pdf
- 1、调整99路-北京公共交通集团-线路查询.ppt
- 品牌视觉设计(张丙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电大行政管理实践报告.doc VIP
- 蒙德GF4 系列使用手册.PDF
- 租房合同范本下载(可直接打印).pdf
- 2025春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欢乐购物街《小讲堂》教学设计.docx
- 欣赏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ppt
- (高清版)B-T 3836.2-2021 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pdf VIP
- 2022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c.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