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学生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学生”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学生”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
一 我校“留守学生”现状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现有在校学生2050人,97 %的学生来自农村,经问卷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经商的学生达1538人,占在校生的75%,其中父母双双外出的有1030人,占在校生的50.2%,“留守学生”的大量存在,因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其现状分析如下:
1.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有82.1%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10.3%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有5%左右的父母一年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相当部分的外出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对孩子缺少关爱,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了人格扭曲的隐患,致使大多数留守学生软弱无助,自卑封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亲人产生了隔膜感。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监护行为浅层化
调查显示,有73.2%的“留守学生”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于是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另外,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存在难以抹平的“代沟”,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相当部分是文盲。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监护时,更显力不从心。在调查“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等祖辈管理教育“留守学生”的状况时,有83.7%的人认为教育管理吃力,有16%的人认为“无所谓,基本不管”。从调查来看,由于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也难以保证。据统计,“留守学生”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学生”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学生”的在校率仅为88%。
3.“真空时段”,自我监护,学生道德失范
调查显示,有50.9%的学生父母双双外出,这部分孩子交由亲友监管,甚至由孩子自我监管,亲友自觉不好管,甚至不管,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每到节假日,成了“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这些孩子在学习生活方面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于是学习成绩下滑,有的道德品质沦丧,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学生”的行为问题较其他学生多,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说谎、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在家不听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有23.2%的“留守学生”成绩极差,倒数几名的大部分是“留守学生”;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学生”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
4.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有效管理相对薄弱
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只凭课堂的几节课,还需要向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表现。但是,由于“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位,老师没法向家长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有些调皮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父母及委托的监护人,这样使学校对“留守学生”的管理陷入尴尬。
二 “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
“留守学生”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是城乡就业壁垒打破以后必然出现的现象。如何使“留守学生”更好、更健康地成长,已成为一个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而作为担负教育教学重任的学校和教师当然不能等闲视之。我作为工作在教育前线的一名教师,心中对这些“留守学生”的成长时刻担忧着,惟恐哪位学生因“心灵寂寞”而性格变异、学业荒废,误入歧途。所以在工作中尽心尽力,想方设法给予学生以“心灵鸡汤”。总结多年的教育实践感触及经验,班级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如下:
1.创建新的班级机制,管住“留守学生”
动员“留守学生”在校寄宿,建立“留守学生”专用花名册及其家庭住址、学业成绩、思想品德、日常行为、父母联系电话等档案资料。班主任为本班“留守学生”的直接代管责任人,全体教师与“留守孩子”结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内蒙古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金属粉末冶金材料.PPT VIP
-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pdf VIP
- 《电工基本技能》教案项目五任务二 开关类低压电器的拆装.docx VIP
-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建筑工程).xls VIP
- 连翘的育苗技术.pptx
- 第16课《诫子书》(教师版).docx VIP
- 跨部门合作流程与沟通模板.doc VIP
- SANKEN三肯变频器samco-ns TEXC-NS-002(小容量)使用手册调试说明书.pdf
- 《电工基本技能》教案项目五任务三 接触器的拆装.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