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PPT课件

(三)体温计的消毒及检查 2.检查 检查目的: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水银柱甩至35℃以下; 在40℃以下的水中测试3min后取出检视; 误差在0.2℃以上不能使用。 * * “ ” “ ” 第十一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生命体征: Vital signs 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 * * 教学目标: 1、说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 2、解释发热、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体 温过低、脉搏、血压、高血压、呼吸困难。 3、正确判断发热的程度、热型及发热的三个过程 4、阐述高热和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 5、正确叙述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的范围及生理变化 (一)、正常体温:书上159页表11—1 腋下 平均 36.5℃ 口腔 平均37.0℃ 直肠 平均37.5 ℃ (范围 36.0—37.0℃) (范围36.0—37.2℃) (范围36.5—37.7℃) (二)、生理性变化 0.5 – 10C 4、环境 5、运动 6、其他:情绪、环境温度、 1、年龄 儿童高于成人, 老人偏低 2、昼夜 清晨2---6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 3、性别 女性高于男性 0.30C, 经前期、妊娠早期体温升高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发热 fever(体温过高 hyperthermia): 是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增高超过正常范围。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致热原 →体调中枢调定点 上移 →体温↑ (超出正常范围)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1、发热程度的划分 (书上159页表11—2) 低热 37.3 --- 38℃ 中度热 38.1 --- 39℃ 高热 39.1 --- 41℃ 超高热 41.0 ℃以上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2、发热的过程:分为3期 (1)体温上升期 患者表现:畏寒、寒战、无汗、皮肤苍白 患者表现:脸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等 特点 产热 散热 方式 骤升 渐升 (2)高热持续期 特点 产热 散热 (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 ===== (3)退热期 特点: 散热↑ 产热 趋于正常 方式: 骤退 渐退 患者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 3、热型书上160页第4点) (1) 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0---40.0℃ 左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0 ℃ 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 (2)弛张热 体温在39.0 ℃以上, 但波动幅度大, 24小时体温差在1.0 ℃以上,最低仍高于正常水平。 (2)弛张热 常见于 : 败血症、化脓性疾病 烧伤败血症 3、间歇热 体温骤然升至39.0℃以上,持续数小时数日,然后下至正常,经过一个间歇,又骤然升高,如此反复发作。 常见于:疟疾 * * (4)不规则热 体温在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 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于 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 4.体温过低 定义: 体温在35.0℃以下,又称体温不升。常见于:早产儿、休克、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 患者表现:躁动、嗜睡、心跳呼吸减慢、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四肢厥冷,甚至昏迷。 5、护理(书上160页最下面) * * 1、体温过高的护理 A: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4次每天,高热患者Q4h测量体温。 B:降温:发热超过39℃,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39.5℃,乙醇、温水擦浴或做大动脉冷敷,防止高热惊厥;药物降温应遵从医嘱。 30min后再次测量。 5、护理(书上160页最下面) * * 1、体温过高的护理 C:饮食调节:鼓励患者多饮水 D:保持清洁和舒适 E :安全的护理 F:心理护理 G:健康教育 2、体温过低的护理 (1)密切观察,做好抢救准备 (2)设法提高室温 24.0 -- 26.0℃为宜 (3)采取相应保暖措施 六、体温的测量 种类:水银体温计:腋表、口表、肛表 水银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 红外线体温计 * * 可弃式体温计 * * 七、测量体温的方法 1.操作前的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计划:患者的准备 1、体位、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