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夏布与民族文化现实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夏布与民族文化现实意义

论夏布与民族文化现实意义   摘 要:夏布乃华夏之布,历史追溯到华夏远古的文明时代,被后人称为中国草。夏布具有挺括、凉爽、透气、防腐、防菌、防霉等优点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 夏布是用苎麻以传统手工技艺纺织而成的平纹布。苎麻是制作夏布的主要原料,苎麻是我国特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夏布用途广泛,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高档服装、床上用品、墙布、装饰、工艺美术品的重要面料。中国夏布画的出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民族文化,把传统的中国画与古老的夏布文化融合为一体,促进了中国夏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进程,使中国夏布的经济价值得到提升,使中国文化得到了弘扬。   关键词:夏布 夏布画 民族文化      夏布乃华夏之布,历史追溯到华夏远古的文明时代,被后人称为中国草。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耕作简便、产量高、效益好。每年于五、七、十月收剥三次。五月收的春麻质量最佳,可织精细嫩白夏布;七月收的夏麻质量次之,可织一般夏布;十月收的秋麻质量最差,只能织粗夏布。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夏布有淡草黄本色或经漂白的,也有染色和印花的。苎麻纱用头尾拈绩,不统体加拈,有仅头尾拈绩成纱而中段无拈度的,也有统体加拈甚至加强拈的。夏布以平纹组织为主,有的细致,有的粗糙,由手工操作者掌握。在中国四川隆昌、江西万载、湖南浏阳仍在手工生产的夏布。夏布一般以平纹狭幅为主,四川隆昌生产的夏布品种繁多,幅宽有33厘米、60厘米、100厘米。      一、夏布的特性   夏布是用苎麻以传统手工技艺纺织而成的平纹布。苎麻是制作夏布的主要原料,苎麻是我国特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苎麻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因而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夏布有清汗离体、透气散热、挺爽凉快,吸湿性好、缩水性小、着色力强、不易变形,不易褪色、易洗快干,有防污染、抗静电、抑制细菌滋生的特性。      二、夏布的历史性   夏布乃华夏之布,历史已经有四五千年,可追溯到华夏远古的文明时代。黄帝时期,黄帝开创农耕文明,她的妻子嫘祖发明了纺织技术,他们两个是中国几千年男耕女织理想组合的鼻祖。《诗经》记载:“东门之地,可以沤苎。”利用自然发酵,加工麻料。《周礼地官司徒下篇》:“凡葛征徽草贡之材于泽农,以当邦赋之政令”。苎麻列于被徵之例。《史记?越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 越王勾践效黄帝雪会稽之耻。《越强书》:“葛麻山者,勾践点,种葛麻以为弓弦”。越女织葛麻布“弱于罗兮轻霏霏” 献吴王。《淮南子?原道训》:“于越生葛?、?麻”。《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缩根地中,至春日生,不岁种也”。“不岁种也”苎麻是多年生草木植物,不需每年重新栽种。南北朝“亦有夜浣纱而且成布者,俗呼为鸡鸣布。”说明麻纺织业的发达。唐代时,夏布 “嫩白匀净,通行四方,商贾幅辏”。被列为贡品。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进贡朝廷的精品苎布。宋代黄庭坚《上大蒙笼》诗:“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 “无土不生,其种植有撒子、分头两法,色有青黄两样。”《明太祖实录》:“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有司亲临督劝,惰不如令者罚。”清代黄原裕《种苎麻法》:“豫章织绩苎布工细甲天下”。 据史载“古者先布以苎始,棉花至无始入中国,古者无是也。所为布,皆是苎,上自端冕,下讫草服。”说明苎麻自古以来就是广大华夏人民主要衣着原料。   中国古代夏布的粗细规格以“升”表示,即在规定的布幅(约1.5市尺)内每80根纱称为1升,约为每毫米1.6根纱。在周代还规定了各种粗细夏布的不同用途:7~9升的粗苎布供奴隶、罪犯穿用,也可作包装布用;10~14升为一般平民穿用,是大众化的衣料;15升以上细如丝绸,为高贵品种,仅供贵族享用;最精细者达30升,供王公、贵族制帽用。这种帽称麻冕。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夏布为21~23升,经测定经密37.1根/厘米、纬密43.6根/厘米,平纹组织,布幅20厘米,重量仅43克/平方米,其中最细者可与丝绸媲美。江西贵溪龙虎山崖墓发掘的苎麻印花布,属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是目前我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苎麻印花布,其精细如丝绸。      三、夏布的经济价值   夏布有“天然纤维之王”、“中国草”的美称。夏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夏布所具有清汗离体、透气散热、挺爽凉快、天然抗菌的优越性,传统手工技艺所形成的自然肌理效果,地域民族文化独特的风格特征是别的纤维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