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泌尿系统疾病病理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课件】泌尿系统疾病病理学

[结构] 解剖生理单位: 肾单位 [病变 ] 呈弥漫性 光镜:毛细血管壁增厚、通透性升高 急 性 肾 盂 肾 炎 慢 性 肾 盂 肾 炎 慢 性 肾 盂 肾 炎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2. 临床病理联系 (1)尿的变化:由于大量肾单位被破坏,血液只能通过少数代偿肥大的肾单位,导致肾小球滤过速度加快,滤过量显著增加,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速度也加快,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有限,大量水分不能重吸收,因而出现多尿、夜尿和低比重尿(常固定在1.010左右)。由于残存的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相对正常,故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常不明显。 (2)贫血:由于大量肾小球纤维化,肾单位大量破坏,促红细胞生成素形成减少,同时,长期肾功能不全造成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可抑制骨髓造血,故病人常有贫血。 (3)高血压:大量肾小球纤维化使肾组织严重缺血,肾素分泌增加,引起肾性高血压。高血压又可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硬化,外周阻力持续增大,同时肾缺血加剧,故血压持续升高。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左心室代偿性肥大,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或脑出血。 (4)氮质血症:随疾病发展,丧失功能的肾单位逐渐增多,残存的相对正常的肾单位越来越少,肾脏泌尿功能不断降低,体内各种代谢产物大量堆积,因而出现氮质血症。同时,还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3. 结局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病程长短不一,早期如积极合理的治疗,可控制疾病的发展。晚期预后极差,如不能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病人常因尿毒症或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脑出血而死亡,故应注意对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第二节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pyelonephrisis)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肾盂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因解剖及生理特点,女性多见,其发病率约为男性的10倍。 按病程长短和病变特点不同,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肾盂肾炎常由一种细菌感染引起,而慢性肾盂肾炎常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 临床上,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表现为发热、腰区酸痛、脓尿、血尿和菌尿等;慢性晚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甚至形成尿毒症。 一、急性肾盂肾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是以肾盂和肾间质为主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好发于小儿、妊娠妇女和老人。 引起肾盂肾炎的致病菌主要是寄生在肠道的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占60%~80%),其次是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产气杆菌、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等,也可由其它细菌或真菌引起。 1. 感染途径 主要有两种: (1)上行性感染:又称逆行性感染,为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下尿道炎症如尿道炎、膀胱炎时,细菌沿输尿管尿液返流或沿输尿管周围的淋巴管上行到达肾盂,引起肾盂和肾间质的炎症,病变可累及一侧或双侧肾脏。致病菌以大肠杆菌为主。 (2)血源性感染:细菌由身体某一感染灶侵入血管,随血流到达肾脏,首先侵犯肾皮质,后经髓质蔓延至肾盂引起肾盂肾炎。病变多为双侧性,致病菌以葡萄球菌最常见。 上 行 性 感 染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2. 机体抗病能力 致病菌能否引起炎症,还与机体的防御机能状态有关。正常情况下泌尿道对感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除尿道口附近有少量细菌,其它部位为无菌状态。 其原因是:①尿液不断排出对膀胱有间断性冲刷作用,可将进入膀胱内的少量细菌排出体外;②膀胱粘膜可分泌IgA,有抗菌作用;③膀胱壁内的白细胞可吞噬消灭细菌;④男性前列腺液有抗菌作用;⑤输尿管斜行穿过膀胱壁,自然形成活瓣样结构,可防止膀胱充盈、内压升高时尿液返流。 3. 易感因素 在下列各种易感因素作用下,尿路抵抗能力消弱,容易引起肾盂肾炎: (1)尿路梗阻:是最主要的易感因素。尿路梗阻可使尿液排出受阻,膀胱不能完全排空,尿液又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细菌得以生长繁殖。常见于泌尿道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尿道炎症或损伤后的瘢痕狭窄等。 (2)尿路器械的使用:导尿、膀胱镜检查或逆行肾盂造影等(医源性)可使细菌进入膀胱,同时还可损伤尿路粘膜,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尤其是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更大。 (3)泌尿系统发育畸形或结构异常:如先天性肾盂输尿管发育畸形或后天性损伤导致局部结构的破坏,可引起膀胱-输尿管逆流,含菌尿液得以进入肾盂、肾盏,继而经乳头孔进入肾实质引起感染。 (4)尿道内或尿道口周围炎症:如妇科炎症、前列腺炎。 (5)机体抵抗力差:如长期卧床的严重慢性病、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6)性别:女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