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记者赵敏恒留美学习新闻经历及启示.docVIP

著名记者赵敏恒留美学习新闻经历及启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著名记者赵敏恒留美学习新闻经历及启示

著名记者赵敏恒留美学习新闻经历及启示    著名记者赵敏恒在民国时期是国际新闻舞台上的明星,驰骋世界新闻界,蜚声海内外。在中外采访史上,他拥有诸多第一。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赵敏恒是“向全世界最早报道‘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东北秘密调查报告和1936年西安事变的记者” ①而据《中国新闻学之最》介绍:他“是在外国驻华新闻机构工作单位最多、时间最长的中国人。”最高纪录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同时受聘于路透社、美联社、伦敦每日电讯报、美国国际新闻社、日本日联社、朝日新闻社和苏联塔斯社等国际7家新闻单位,为他们发新闻稿。“至新中国成立前,他在外国驻华新闻机构工作了22年”。②“是中国第一个报道‘西安事变’的记者”。③如此辉煌的采访业绩,同他早年求学清华、留学美国,先后在科罗拉多大学英文文学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学习新闻的经历密不可分。但是人们对此多是语焉不详,甚至知之甚少;让我们重温他这段求学新闻的经历,对今天的新闻学子和新闻工作者仍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一、清华学校:八年求学,踏进新闻王国       1904年2月11日,赵敏恒出生于江苏南京。少年家境贫寒,聪慧好学。5岁时,赵敏恒进入南京汇文女子幼稚院,开始启蒙读书。虽后因父亲失业,家道中落,但赵敏恒坚持勤奋苦读,于191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校。    赵敏恒置身于林木俊秀,芳草依依的清华园中,追求上进,刻苦学习,并在校园生活之余,赵敏恒开始尝试笔耕。1922年的一天,赵敏恒看见北京《英文快报》刊有一则征招翻译编辑的启事,要求英文功底好,翻译能力强,能流畅地将中文新闻译成英文。他立即就翻译了一段张作霖进京的新闻寄给北京英文快报社。    报社接到他翻译的新闻后,喜出望外,立即通知赵敏恒,邀请他出任翻译编辑,负责将中文短篇小说译成英文,而且希望他每天能翻译500字,刊登于《英文快报》,每月薪金20元。对于家境贫寒的赵敏恒来说,这可是一笔优厚的薪酬了。因为他在清华每月伙食费才6元半。特别是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来说,“忽然发现自己的写作,每天可见报,每月还有几个零用钱,心中自然十分兴奋。” ④于是,他鼓足干劲,白天查阅《小说月报》、《星期六》等小说杂志,晚上加班加点地将它们翻译成英文。从此,他翻译的英文小说,每天发表在北京《英文快报》的中英文对照译稿专栏中。    1923年春,赵敏恒在清华求学8年即将期满,清华学校公布了公派赴美留学名单,他因成绩优秀而榜上有名。6月17日,赵敏恒顺利毕业。       二、科罗拉多大学:向往新闻,夯实基础       由于新闻工作的实践,赵敏恒“很自然地就选择新闻为专修科”。当看到科罗拉多大学年刊里登载有新闻学课程,赵敏恒怦然心动,决定前往科罗拉多大学攻读新闻学专业。    1923年8月17日,赵敏恒等在上海搭乘美国“杰克逊总统号”邮轮赴美留学, 9月1日,顺抵美国。赵敏恒和梁实秋等7人乘车前往科罗拉多大学报到。他们受到了校方的热情欢迎,教务主任亲自接待。但是,当他听到赵敏恒要学习新闻专业时,脸露难色,声明:“该校并无新闻学课程。”赵敏恒反问说:“你们年刊里,曾载有新闻学课程。”他赶紧解释说:“我们隔一年才开新闻学班,不巧,今年不办。” ⑤赵敏恒在科罗拉多大学实现学习新闻的梦想就此破灭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教务主任对他说:“新闻学和英文文学没有多大的分别,你就读英文文学课程吧。我们准许你入大学四年级,一年可毕业。明年再到其他学校里专习新闻学课程。”赵敏恒心想,别人拿到学位至少需要两年,我可以提前一年,即来之则安之吧。    赵敏恒没有攻读自己理想的新闻学专业,却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莎士比亚喜剧、文学批评、短篇小说写作等课程学习中;后来,他认为科罗拉多大学一年的学习课程,让他终身受益。他回忆说:“那一年的课程,对于我以后的工作,有莫大助益:第一,我英文写作有相当进步;第二,特写的技术得到很多;第三,以后于写戏和剧批评和新书介绍等稿时,感觉很多便利,这也算因祸得福。” ⑥    1924年夏,赵敏恒在科罗拉多大学顺利毕业,获得英文文学学士学位。为了实现新闻理想,他前往举世闻名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新闻学。       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系统学习,勤于实践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建于1908年,是世界上第一个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先后5次访问中国。赵敏恒来此目的就是“在威廉博士指导下,学习新闻学。”    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他一口气选修了新闻学原理、采访、编辑、特写、广告、印刷、社评写作、乡村报纸、资料编辑、新闻写作、报业管理等新闻学课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闻学习中。    赵敏恒认识到:“密苏里大学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