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西装哥哥们真是体面得很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西装哥哥们真是体面得很呀!”

“穿西装哥哥们真是体面得很呀!”   大门终归是要打开的,而且那个打开的门缝会一天比一天大。很自然地,从那个门缝里钻进来的就不仅仅是外国的坚船利炮、术数之学、思想制度,还会有从穿到吃一系列外国习俗。拿我国近代服饰来说,就是随着那个开放的门缝一天天增大而一天天变化起来,改变风格的。   中国人在很长时间里根本瞧不起夷装夷俗。这大概也是很自然的事。一方面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与西洋绝不通音信,老死不相往来;另一方面中国的服饰传统又绵延不断地发展了二千多年,人们耳濡目染,早已习惯了从祖宗的祖宗那里传下来的儒服雅步、宽腰博带以及由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的衣冠服饰,也早已习惯了由宽腰博带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所以当西洋人跨上中国国土的时候,人们除了震撼、惊愕之外,便是一脸的不以为然。——那也叫做服装么!瘦身细管裤,恐怕那些洋鬼子的腿都不会打弯罢!   士大夫的观念总比别人更传统一些。好在不全是读了书,只相信中国文化至上的人。不管士大夫们的脸是怎样地不屑一顾,还是有好奇的人去领略一下新鲜。当马嘎尔尼费了很大气力才谒见了乾隆的时候,英国人却吃惊地发现,乾隆那些忠实的子民们竟有人在私下里仿穿外国服装!原来,新鲜感才是个挡不住的诱惑呢!   如果说利玛窦当年儒服华冠是为了接触中国的士绅阶级,把基督精神渗透到中国文化中来,那么,中国青年仿穿外国衣服却并没有想由此而把中国文化推广出去,反而起到了把西俗介绍进来的作用。它之于中国服饰风格当是最早的触动。   鸦片战争以后,五口通商了,外国人纷纷涌入中国。他们觉得中国神秘而又新鲜。而中国人何尝不觉得外国神秘而又新鲜呢!就跟我们今天常见的一样——老外们身穿中山装,戴一顶绿军帽,足登老头布鞋而招摇过市——那时的情景刚好相反,是少数中国青年模仿外国人的穿戴。于是,广东的风流小伙子们开始穿西装了,少女们不禁喷喷称赞:穿西装的哥哥们真是体面得很呀。不过,穿西装系领带和脑袋后面拖着的那条大辫子委实有些不协调,所以一直到清末,男子穿西装的仍只是少数。再往后,上海妇女的衣着也越来越???向于紧身合体,越来越想表现形体的曲线美了。这个变化可算是悖及理学,悖及传统了。马上有人跳出来骂道,这种样式“衣瘦如竹管,后露臀前露乳”简直是自甘堕落,“丑态难遮”。尽管道学家们横竖看不惯,可是妇女们却照样爱穿,而且穿的人也越来越多,以至“流风所及,乃至全国”。   同治、光绪年间盛行的紧身合体的款式,是受西俗影响而发生的一个变化。就外型来说,这种样式缩小了衣服的裁剪比例,突出了人体曲线,从而导致了审美观念的巨大变化:从注重服饰美到注重人体美。人们不再觉得那种肥大的像个大口袋似的“宽腰博带”是一种美了。另外从妇女上衣下裙的直观比例来看,也逐步形成了衣短裙长的定制,从而符合了工艺美学的一般审美标准——黄金分割。   受西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譬如女装中时髦一时的高领,中国传统服装中一般都是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质地和镶绣花边来修饰衣领的,很少有高领的出现。而清末民初却特别时兴高领。其制领高过脸颊,甚至还用洋抽纱加以装饰。有人诙谐地把这种领子称作“朝天马蹄袖”。其实,与其去联想男人的马蹄袖,倒不如去看看那个时代的泰西女装,那时候,泰西妇女盛行一种扇形高领,用硬物支撑其高领,宛若孔雀开屏。比起泰西妇女领子的夸张程度中国妇女的高领似乎还有不小的距离,但这两者的风格却惊人的一致。   那实在是一个多彩的时代,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   不必再去说西洋传入的大荷叶边,不必再去说舶来的袜子、皮鞋、香水、怀表,也不必再去说这个时代人们爱不释手的金属纽扣、洋抽纱、绒毛衣之属。反正是愈洋气愈时髦愈好。无怪当时有人觉得好像“愈是新人物、愈用外国货”。这里的新人物当是思想开明,勇于冲破旧习俗旧传统的新派人物。   穿戴越新,越洋,对传统的冲击也就越大。于是乎,剪辫易服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康有为说,在列国竞争强者胜的机器时代,中国传统的服饰实在是要不得了,非得断发易服与民更始不可。不幸,康有为和他的伙伴们未能完成断发易服与民更始的壮举,他们所有的理想和宏图全随着维新运动的失败而夭折了。   不过,由西俗带来的讲求轻便快捷的价值观念,还是在穿着习惯方面悄悄地萌芽了。道光以后,为了方便做事行路,人们偏爱着“轻裙短袖”,连厚底方头鞋也为薄底鞋所代替。到19世纪末,“京师爱着薄底鞋”,以至人们把它谑称为“跑得快”。比起来,妇女衣着的变化远比男子服装来得更大,这也许是女子天性爱美的缘故吧。   断发易服的真正到来是20世纪初期,而且它不仅仅是为了适应机器时代,还成为革命的象征。辛亥之时,风尚习俗的变迁,竟像走马灯那样地快。旧服饰潮水般退去,新服饰春笋般勃兴。有人说,那年月是新礼服兴,翎顶补褂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足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