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邱虹云 因“挑战”而改变人生
邱虹云 因“挑战”而改变人生
他走进门来,看到满屋子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微笑着示意,不多言语,亦没有寒暄,温和与真诚却扑面而来,他提着一个深蓝色的双肩背包,一件再普通不过的黑运动外套,胸前赛琪品牌的标识非常小,没有其他任何修饰。他不高,不胖,不器宇轩昂,也没有高门大嗓……他安静地坐下,安静地阅读记者递上的名片,安静地看着大家等着回答问题,安静得完全没有当年获得“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之后差点休学创业的“中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的影子。
可是,这就是他――当年被赞为“清华爱迪生”、第十八届“挑战杯”一等奖及同年“首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得主、现北京星敏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邱虹云。感受过夏花之绚烂,方觉人生中醇厚悠远最难得。
被大赛改变的人生
邱虹云仿佛为发明设计而生。两岁能拆装玩具,5岁会装半导体,小学四年级就用硬纸板和光学镜头组装成一个超长焦距望远镜,将更多星云星系收入眼中……1996年考上清华大学时,他已手握多项全国和省市级青少年科技竞赛奖项。
应该说,那年夏末秋初,被满塘荷花和浓郁学风迎进清华园时,这个四川小城威远走来的小伙子,怀揣的是科研之梦。他给自己设计的未来是科学家,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格外欢喜儿子这个想法,全力支持。
在材料系里,邱虹云大学一年级成绩并不好,最差时排名为全班倒数第二,一时间觉得压力很大。不过发明创造的爱好从未放弃,宿舍是他的实验室。若干年后,他已经拥有自己的第二家公司时,回首起步阶段,仍旧感慨万分。2011年10月15日,他在第十二届“挑战杯”终审活动期间作为往届获奖者跟大学生座谈,席间被问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困难,他最先说的就是缺乏来自老师的有力支持,这种支持包括物质、精神和经验分享。当年这些都是曾经让他为难和困惑的,只是他依旧坚持,并且成功地跨越了。
他因连续四年获得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科技竞赛特等奖或者一等奖而闻名清华园,清华“挑战杯”是校内最高规格的学生科技竞赛,他也被时任校长王大中及媒体誉为“清华爱迪生”。在人才济济、个性张扬的清华大学里博得如此美誉,能力可见一斑。
这段往事令邱虹云津津乐道的地方并非“清华爱迪生”的称号,而是当他第一次在班长的通知里得知了“挑战杯”并满怀信心地把自己的作品交到学校之后,他的科学家素质在层层的选拔和大家的评比中不断得到认可,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了,步入了令人欣喜的良性循环。“信心一旦树立,其他事情处理起来情况就会越来越好了。”
1998年,邱虹云发明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灵感来源是课堂上老师用的投影仪,联想到家里的21英寸电视机,他觉得,要是能用投影仪实现播放电视的功能,屏幕能再大、清晰度能再高,那效果一定非常震撼。他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反复思考,终于构思出了一个低成本的设计方案,经过一个寒假的努力,试验成功。开学后,他在所住的宿舍里手工安装了一台,30厘米见方的一个铁盒子放在一个破凳子上,铁盒子里引出一根电线与宿舍的闭路信号座连接,挂历纸背面拼在一起糊成的大屏幕,几乎占满了床对面的半面墙,当播放当时热映的电视剧《天龙八部》时,动作画面极其震撼。最终这项设计可以在100英寸的大屏幕上实现电视节目的清晰投影。
经年4月,大三学生邱虹云带着这项成果参加了清华大学“挑战杯”,像前两年一样,他只是把这个作为科技成果的一次展示。“搞发明创新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去发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一直以来,热爱都是邱虹云孜孜不倦搞发明的动力,奖杯只是副产品。不过这一次他在比赛期间上遇到了自动化系学生王科,富有温州人经商天赋和传统的王科敏锐地拉住邱虹云,又找来同样乐于创业的经管学院MBA学员徐中,三人组队参加了当年举办的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往往被称为“小挑”,旨在锻炼学生的创业技能。首届金奖项目之一,就是邱虹云团队。对于邱虹云来说,揽入金奖,“创业”也就告一段落,此前作为一个工科学生,他从未过多关注市场与企业运作,他更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够卖专利,而后自己专心搞研发。此时邱虹云,仍旧在内心中坚定着科学家之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海”经商以席卷之势成为一种时髦和主流生活方式。当这种风潮掠过校园,大学生们纷纷从象牙塔里探出头伸出手,试探着触碰市场经济的浪花时,创业又更多地带有科技创新的内核和鲜明的学生色彩,因此显得格外夺目。
既然有能力将自己的创新发明转化为产品,为何一定要等别人?
邱虹云犹豫了一阵,终于加入了两位创业大赛伙伴的团队,开始真正的创业之路。他们把公司取名为“视美乐”,产品是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注册专利名是“使用边缘弥散技术的彩色液晶视频投影装置”。
当清华大学所属地的海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