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民间爱情故事审美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黎族民间爱情故事审美特征

黎族民间爱情故事审美特征   摘要:黎族民间爱情故事历史悠久、数量丰富、情节曲折、内容感人,集中体现了黎族人民的真实兴趣、美好愿望和精神面貌,成为黎族人民自我意识的载体,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本文侧重从本色自然、崇高悲壮、浪漫瑰丽三个方面对其审美特征进行解读,探寻海南黎族生生不息的民族信心和力量源泉。   关键词:黎族 爱情故事 审美特征      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其中,爱情故事因其数量众多、情节曲折、内容感人而格外引人注目。作为民间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集中体现了黎族人民的真实兴趣、美好愿望和精神面貌,成为黎族人民自我意识的载体,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本色自然之美   “自然”是美的极致,作为判断美与丑的标准,历来为人所推崇。自然之美是自内而外看似不经意的美的自然流溢,与“朴”、“真”相伴,是一种本色之美。黎族人民长期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也造就了其对自然之美的一种独特理解,渗透到民间爱情故事的创造中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以勤劳为美德,视劳动为快乐。热爱劳动是黎族人民社会理想的基础。在民间爱情故事中,勤劳成为男女主人公身上最优秀的品质。在《绣脸的传说》中,女主人公乌娜“六岁就会绣花,八岁就会帮助母亲下地种地”。而男主人公劳可,“一肩能挑五百斤”,村里的人都说劳可是个勤劳的好青年。在另一个故事《尔蔚》中也有类似的描写,尔蔚“容貌出众,聪明勤巧。她种的山兰,穗头金谷累;她织的黎锦,彩蝶紧相随”。这种描写在黎族爱情故事中并不少见,当勤劳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时候,也就成为美的代表。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有的故事中,主人公意外获得神仙的帮助,在物质生活满足后并不是坐享其成,而是继续参加劳动。如《星娘》中的“弟弟”与星娘结合后,吃穿不愁,应有尽有,但仍旧与星娘一起早出晚归,辛苦耕作。《幸福的帕耀》更是一则在黎族民间故事中少见的没有曲折斗争而单纯歌颂劳动的爱情故事。帕耀与仙女结识之前就是一个劳动能手,他以辛勤的劳动建造了美丽的家园,吸引了厌倦天上寂寞生活的仙女,甘做凡人与之喜结良缘,从此两个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主人公在收获劳动快乐的同时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对这些热爱劳动的主人公,作品的赞许倾向是鲜明的。   一诺千金,无怨无悔。“流水流去不流回,说话出口永难收!”黎族人民恪守诺言,不食言负约。在《蛤蟆黎王》里,黎王的女儿面对一只难看的大蛤蟆,仍能坚守诺言与蛤蟆成婚就表现出这一高贵品质。正如黎王的女儿所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吃过的槟榔,说过的话,怎能否认!”这就是黎族人民从古至今坚守的传统美德。据记载,无论是在贸易、借贷还是其他往来关系中,只要有言在先,各方都严守信用。黎族人民的这种美德,在另一个故事《青青与红红》中也有表现。当皇帝想不遵前言,拒绝将公主嫁于红红时,公主据理力争,告诉父亲要遵守信用,并且表示死也要嫁给红红。   追求单纯、真挚的爱情。在黎族爱情故事中,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非常纯洁,不受世俗物质的污染,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之美。故事中有对歌为证:“红藤生刺苦藤攀,生也相缠死相牵,哥有心来妹有意,苦万(黎语,一种野果,味苦如黄连)做饭吃也甜。”“哥想讨亲妹就肯,妹不弃嫌哥单身,人屋家大妹不要,妹愿心甜吃薯藤。”真挚之情可见一斑。除此之外,在《勇敢的帕拖》中,当帕拖战胜老鹰精胜利归来后,国王要招其为驸马,帕拖表现出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坚决给予拒绝,回家和未婚妻团聚。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如诗如画、清新自然的爱情,这与黎族独特的婚恋习俗有关。据文献记载,由于地处偏远,较少受到汉族文化影响,黎族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是比较自由的。从整体上讲,如果我们翻开新中国成立前黎族婚姻生活史,就如同进入了闪烁着人类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代余晖的优美年代。那里没有阶级社会里的男性权利,也没有恶魔般的女性罪孽,只有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和结合。   崇高悲壮之美   崇高是美学的重要范畴,与天人合一、情理和谐的秀美不同,崇高感产生于天人之间的冲突、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是一种主体与客体处于矛盾激化状态的美。用崇高来概括黎族民间文学的主要美学特征是最恰当的。出于生存需要和生活实际遭遇,黎族先民审美理想接近壮美的形态,他们在以人力反抗自然、以人性反抗兽性,在挑战拼搏抗争中获得精神愉悦,表现出一种庄严、圣洁、伟岸之美。   以人力反抗自然,崇尚英雄。远古时期,黎族同胞多居住在高山峻岭之中,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期待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引领族人同自然暴力抗争,于是,他们按照民族的审美理想创造出勇于抗争的英雄形象,表现了黎族同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吊锣山》中的勇敢青年,“练得一身武艺、射得一手好箭,有超人的力气,赤手空拳打死过不知多少豹子”。尽管周围姑娘都围着他唱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