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文化视角下苏轼旷达
“和”文化视角下苏轼旷达
摘 要:对于苏轼的旷达及形成原因,古今学者研究颇丰。本文从探究苏轼旷达的“旷不离世、旷而有为、旷而智慧”特色着手,选择一个较新的角度,即“和”文化的角度去解读苏轼旷达的形成及特色,并发掘其旷达对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和知识分子人格修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苏轼 旷达 “和”文化 人格修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93-96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其人正直敢言、勤政爱民、旷达开朗。古人有云:“东坡高风峻节,穷达不移。”[1]106“东坡先生……劲节高致,视世间悲愉得丧一无足以动乎其心。”[1]132“坡公……胸怀超旷似陶”[1]153。对于其诗词的旷达,古人亦云:“无穷苦艰难之状”[1]74,“超然迈伦”[1]75,“皆有旷适之意”[1]112,“词极超旷,而意必平和”[1]515。在他的诗歌中也多次把自己的形象定位为“达人”,如《薄薄酒二首并序》中说:“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次丹元姚先生韵》中说:“达人反四海,曲士首一疆”。从上观之,苏轼的旷达毋庸置疑,且其旷达的独有特色也值得我们分析与借鉴。
一、苏轼“旷达”的独有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旷达之气的文人并不少,如庄子、陶渊明、李白、白居易、欧阳修、黄庭坚等。但庄子之旷达核心在于无为;陶渊明之旷达重在隐逸;李白是旷而浪游;欧阳修是旷达潇洒;黄庭坚则是旷达以自慰。苏轼的旷达却大异其趣,他是旷达而不离人世,旷达而有所作为,旷达而充满智慧。
1、旷不离世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终年66岁。从21岁进士及第入仕到66岁病逝于常州,为官40多载,辗转大半个中国。虽曾有一年内累官至翰林学士兼侍读的经历,但也曾有坐系御使台狱一百三十天的体验,总体来说,失意时多而得意时少。但即使受人诬陷身系牢狱,苏轼也没被苦难击倒,出狱后仍是从容不迫地存活于世界之上,潇洒于宦海之中。看他贬官黄州途中所写的诗句“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2]994,监???中惶惶不安,生死未卜的心情,显然已被黄州城好山好水以及美食所驱散。到黄州后,他不仅没有否弃现实,否弃人生,还逐渐爱上了黄州,爱上了他亲自躬耕的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锵然曳杖声”[2]1134,即便东坡之路“荦确”,即使人生之路不平,也不生厌,因为爱听这竹杖与荦确之石相撞的锵然之声,爱在苦难中使人生升华。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惠州,他也不自伤身世,反而触处生春,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2]2066到儋州后“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3]1628,他的态度仍是旷达处世。遇赦北归,回顾在荒僻的海岛上磨难的经历,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2]2218其坚韧达观与对人生的热爱,着实令人敬佩。
2、旷而有为
苏轼年少时,“奋厉有当世志”[2]2614。儿时读石介《庆历圣德诗》,景仰范仲淹、欧阳修之为人。后来读《范滂传》,决心为国舍身取义。进士及第后,更是写下了大量的策论阐述政治主张。担任凤翔签判,一到任便针对百姓生活困苦的现状提出“裕民”的主张。面对干旱,他总是虔诚地履行求雨的职责,著名的《喜雨亭记》就是嘉祐七年一场及时雨之后写成的。在杭州担任通判时,他“几乎席不暇暖,奔走于四方八县,时而防涝,时而抗旱,时而捕蝗,时而赈济灾民”[4]75。知密州期间,他恪尽职守。在发生严重的蝗灾时,一面要求朝廷免税,一面虔诚地斋戒吃素,为民祈福。徐州任上,恰遇黄河大堤决口,面对紧迫的险情,苏轼率领民众筑堤守城,“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2]2598。以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惠州,虽不在其位,仍保持着儒家济世的精神“疾苦者畀之药,殒毙者纳之竁”[2]2628,使民众生者疾病得以驱除,死者灵魂得以依归。海南儋州,属穷山恶水。苏轼垂老投荒,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他还是保持着对老百姓的关心和同情。写下《书柳子厚牛赋后》,规劝当地父老改变杀牛医病的不良习俗;也写下《和劝农》等诗篇,为遭受欺辱的黎族百姓鸣不平。在困境中,他不仅能够在心灵上做到自我解脱,超然于世,而且还能够在行为上做到“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3]355。
3、旷而智慧
苏轼的一生是积极入世、有为的一生,同时又是充满坎坷的一生。面对人生的苦难,能以入世兼有为的方式超脱者少,苏轼却做到了。其所凭借的乃是在顺境下善于处顺,面对人生逆境时又善于处逆的生存智慧。你看他的这些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2]90,“功名一破甑,弃置何用顾”[2]460,“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2]66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香精研制年度岗位绩效考核表.docx VIP
- 麦克维尔MDM组合式空气处理机.pdf VIP
- 各种岩石矿物地球物理物性参数总结.pdf VIP
- 月饼课件介绍.pptx VIP
- 中国人炒中国股主力思维做主升_笔记.docx VIP
- 2024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传祺-传祺GA3S PHEV-产品使用说明书-传祺GA3S PHEV 精英版-GAC7150CHEVA5A-GA3SPHEV用户手册_201903071.pdf VIP
- 慢性乙肝防治治疗课件.pptx VIP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pptx VIP
- dewinter综合征医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