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审美价值三个层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审美价值三个层面

乡村审美价值三个层面   摘要:乡村的审美价值首先表现在它独特的生产方式上,如土地、生产设施、生产工具、生产场面和产品等。其次是表现在它独有的生活方式上,如休闲、幽静和亲近自然。乡村审美价值的第三个层面是乡土文化,其代表是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艺术。乡村和其他环境审美对象一样,它的美是一种综合性的关。   关键词:环境美学;乡村;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B83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3—0080—03   在盲目追求高生产性的动力下,乡村的其它价值被遮蔽了,生物多样性在消失,景观丰富性在减弱,土壤在衰竭,环境逐步恶化。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土地的收益,也不能仅仅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乡村聚落,而应从审美的角度感知乡村,发掘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1   进入乡村,土地和在其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劳动场景是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到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乡村的景观。不管这些要素本身还是要素之间的组合,都能够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先民们最初就是因地制宜地在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发展农业生产,如平坦开阔的土地,可以获取的水源,这些都是进行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条件。人们最初对美的认识和富饶的土地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古代,“肥”、“美”二字的意义相近,“肥”可以化“美”,“美”也可以化“肥”。《礼记·月令》上说:“烧雉行水,利以杀宰,如以热汤,可以美田畴,可以美土疆。”《周礼·地官·载师》郑玄注:“家所羊者多,与之美田。”美田、美地,指的是肥腴的土地。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依据不同的自然条件产生了多种形制的农业生产形式,如平原农业、山地梯田农业或者沙漠绿洲农业。即使是现代,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业用地,也是现代工业型的农业景观。专门化的“单一种植”对宏大的规模和土地辽阔平整的要求更强烈,原来不规则的地形如溪谷、河床、泥沼、高地、斜坡及土丘都被迫屈服于当代农业景观的重新塑造。这种大面积整齐划一的土地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形式感。   在自然环境之外,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人们不断地对自然进行改造,这样就形成??各种有利于生产的人工环境,最典型的是水利设施,如蓄水的池塘、湖泊和人工开挖的用于灌溉的沟渠等,大型的水利设施如河南林县的红旗渠和四川的都江堰,小型的水利设施星罗棋布,覆盖了广大的乡村。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生产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凡是能够有水源保证的,农业的生产和收成就较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设施的修建,使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人类任何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会体现在工具的变迁上,传统的农具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和不断的改进。人类制造工具首先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最早出现的是石制工具,其造型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细的过程。从最初的凸凹不平到逐渐的光滑匀整,从不规则到逐步类型化,从打制石器阶段发展到磨制石器阶段,这种变化首先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实用,更有利于劳作和提高生产效率。工具的演变说明,人们的实用要求推动了工具造型的发展。因为它们实用,而且又体现了人的创造,人们才喜爱这些事物,这些事物才具有美的性质。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从历史上说,以有意识的实用观点来看待事物,往往是先于以审美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在工具造型上的每一个新的进展,不但体现了实用效能的提高,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创造和智慧的发展,使得农具本身不仅符合实用的要求,也蕴涵着形式美的规律。当代工业型的农业生产,产生了与传统农业手工操作的农具截然不同的新型农机具,这与当代科技发展和耕作方式密不可分。大型的农业机械在生产领域内普遍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摆脱了繁重的农业劳动。现代农机具的高效、简洁也可以使我们产生一种审美的快感。   我们向来认为农业劳动是艰苦的,但农业劳动作为人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展现。从原始人开始,人类在与自然的抗争中,逐渐掌握自然规律,尽量将自己的劳动韵律化,节奏化,使原始的农业劳动具有一种原始的美。普列汉诺夫说:“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动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每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劳动的节奏。”生产劳动显示了人的创造、人的活力和人与人合作的和谐关系。生产的场面侧重的是劳作过程的美,对以农业为生的人而言,土地是他的工作场地,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人在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显示了对土地的精心呵护和生命本身的严肃性。表现生产劳动场面的各种艺术形式也非常多,如哈尼族的昏鋩鼓舞,大量的舞蹈动作与梯田劳作有关,再现了生产场面的美。再如《古丈茶歌》,热情地赞美春天采新茶的生产场面。现代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场面,现代的喷灌技术、高效率的播种和收割速度,也能够带给我们审美愉悦。   农产品是自然与人工共同的结晶,在农产品中既凝聚着自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